诗词大全

《河势》

河势浩难测,禹功传所闻。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河势》

河势浩难测,
禹功传所闻。
今观一川破,
复以二渠分。
国论终将塞,
民嗟亦已勤。
无灾等难必,
从众在吾君。

中文译文:
大河的势力浩渺难测,
传说中有禹王的功绩传扬。
如今看到一条河流分裂,
再次形成两条水道。
国家的发展逐渐受到限制,
人民的困苦也已经辛勤。
没有灾难或其他困难是必然的,
我们将团结在我们的君主周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河流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诗中提到了禹王的功绩,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治理大洪水的英雄,他开凿河渠、治理河流,使河势平稳有序。然而,现在作者看到一条河流破裂成两条水道,预示着国家面临着分裂和困难的局面。

诗中的"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表达了国家发展的局限和人民的辛勤努力。国家的发展受到限制,前途被堵塞,而人民也在努力奋斗,感叹着国家的困境。

最后两句"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表达了团结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和困难,人们都应该团结在君主的周围,共同应对挑战。

这首诗通过描绘河流的形象来寓意国家的发展和困境,强调了团结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它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

  • 《有感十首》

    蜀锦机中瑞鹘盘,宫袍岁岁给千官。朱门次第皆轻暖,御所空悲易水寒。

  • 《伊川独游》

    绿树遶伊川,人行乱石间,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 《颂古二十七首》

    蒙头不觉齁齁睡,开眼从教焰焰红。若谓平常便无事,须防豆爆冷灰中。

  • 《嘉祐袷享二首》

    发神归止,光景肃然。福祥裕世,明威在天。孝孙有庆,骏烈推先。佑兹基绪,弥万斯年。

  •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 《汉宫春(岁尽得巽吾寄溪南梅相忆韵)》

    疏影横斜,似故人安道,只在前溪。年年望雪待月,漫倚吟矶。千红万紫,到春来、也是寻思。君不见,永阳江上,残梅冷两丝丝。有几情人似我,漫骑牛卧笛,乱插繁枝。市门索笑憔悴,便作新知。城楼画角,又无花、只落空悲。但传说,寿阳一片,何曾迎面看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