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何叔宜求颂》

十力功高谁履践,叔宜重叩普庵门。
玄玄众妙灵知有,自肯唯心闻不闻。
时信金刚通佛慧,情忘想尽合乾坤。
夜月晓风消息满,希夷独步道常存。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何叔宜求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何叔宜求颂,
叔宜是指诗人自称为叔宜,意味着他自谦地称自己为一位愿意求取颂扬的人。

朝代:宋代,
这首诗词创作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以诗词创作而闻名。

十力功高谁履践,
诗中提到了十种力量,这些力量的高超履行者是谁呢?这是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叔宜重叩普庵门。
叔宜再次敲击普庵的门,普庵指的是僧人,表明诗人对于佛教思想的追求和向往。

玄玄众妙灵知有,
玄玄是指玄妙、深奥的道理,灵知则表示诗人对这些道理有所领悟。

自肯唯心闻不闻。
诗人自愿听闻唯心之学,表示他愿意专注于心灵的修养和境界,超越外物的干扰。

时信金刚通佛慧,
时代里有人相信金刚(指佛教中的金刚)能够通达佛的智慧,表明佛教思想在当时很受人尊崇。

情忘想尽合乾坤。
情感被抛却,思绪尽情地融入宇宙之中,意味着诗人超越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共通。

夜月晓风消息满,
夜晚的月亮和清晨的微风传递着世间的种种消息,意味着自然界的变化和流转。

希夷独步道常存。
希夷是指希望和向往,诗人希望能够独步于这条道路上,意味着他希望能够在道路上保持纯粹和独立。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能够超越个人情感,与宇宙共通。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情意绵绵,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精神追求的追寻。

  • 《关试后筵上别同人》

    日午离筵到夕阳,明朝秦地与吴乡。同年多是长安客,不信行人欲断肠。

  • 《龙井》

    腥攒石缝瀑花多,还有龙神蛰此窠。通海浅深山不语,随潮长落水无波。谩传方士遗丹在,不奈潜鳞吐雾何。时雨愆期无验处,几番雷火爇松柯。

  • 《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

    落辊纷纷孰是非,孤忠惟上与天知。何曾后世无公论,不愿明时有党碑。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

  • 《孤愤吟十三首》

    乘桴颐浩元无策,进跸丰公妙达权。宁死老身终不去,太皇此语可回天。

  • 《丹阳湖阻风二首》

    老去心犹壮,诗成喜欲颠。时危思报主,穷极待呼天。归梦先湖外,离情到酒边。晚来风更恶,舟卧不成眠。

  • 《寒食行次冷泉驿》

    驿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