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血色万年萍,错落横天粲彗星。
昔日杨姬劳走驿,一时王姥欲俱刑。
浪传石蜜来他域,巧似珊瑚出涨溟。
仙种世传工益寿,饱尝端胜卫生经。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是宋代黄公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枝头血色万年萍,
错落横天粲彗星。
昔日杨姬劳走驿,
一时王姥欲俱刑。
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枝头上的荔支(荔枝)呈现出鲜红的色彩,宛如千年不凋零的水藻一般。它们错落有致地横亘在天空中,犹如耀眼的彗星。诗中提到昔日的杨姬(指杨贵妃)曾经奔波劳累地往返于驿站之间,而现在王姥(指宋徽宗的王妃刘氏)也有被流放的危险。
浪传石蜜来他域,
巧似珊瑚出涨溟。
仙种世传工益寿,
饱尝端胜卫生经。
这一段描述了石蜜(指柚子)的传播和它的独特之处。它巧妙地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就像珊瑚从海洋中冒出水面一样。石蜜被视为一种仙药,人们相信食用它能够延年益寿,享受健康的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荔支和石蜜,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人们对于延寿和健康的向往。荔支的鲜红色和石蜜的传播都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杨姬和王姥的关切,同时也传达出对于长寿和健康的渴求。
这首诗词展示了黄公度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独到观察。同时,诗中也体现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于健康长寿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人与自然相融合,传递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空斋寂寞对青山,桂树丛深好寄攀。南岳先生勾曲去,东林长老沃洲还。蜩攒露柳声偏咽,蝶绕晴花影自闲。疏懒能令相识远,孤云独鹤水潺潺。
士生有轻重,初非他人为。视身真千钧,所压无不摧。群偷让弊汉,喘走恐后时。隆中贤少年,长啸弄锄犁。白头左将军,敛衽喜得时。狠石挈紫髯,老瞒受鞭笞。艰难永安诏,委国忘其儿。心知龙鸾人,不顾鸱鸦资。使无三顾重,一饱起相疑。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晚学愧淹博,微官妨隐盘。攀龙荣请一,敛板喜承颜。懦庸资盼睐,簿领洗尘烦。南丰茂人杰,才望蔼江关。题舆裨德政,镇俗念时艰。仙山寻胜外,妙句落人间。气连天柱壮,清夺霜空寒。一读三叹息,发立谁敢谩。但嗟俊逸才,尚滞海之湾。中兴急贤哲,日日闻赐环。况复有如公,骥足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