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

已相殷王国,空馀尚父谿。
钓矶开月殿,筑道出云梯。
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
虚空陈伎乐,衣服制虹霓。
墨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相殷王国,空馀尚父谿。
钓矶开月殿,筑道出云梯。
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
虚空陈伎乐,衣服制虹霓。
墨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与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和天长寺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和景观,表达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并表达了对桃源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迷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下面是对每个意象的解读:

1. 已相殷王国,空馀尚父谿:指福贤观位于殷墟遗址上,这里曾是殷商王朝的繁盛之地,现在只剩下尚父谿的遗迹,暗示着岁月的更迭和荣华的消逝。

2. 钓矶开月殿,筑道出云梯:以福贤观中的月殿和云梯为景,形象地描绘了福贤观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3. 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描绘了景色中的一些奇妙景象。积水浮起香气,象征着环境的清幽和灵气;深山中传来白鸡的鸣叫声,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

4. 虚空陈伎乐,衣服制虹霓:描述了虚空中陈列的伎乐和天空中出现的虹霓。伎乐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和彩虹,展现了音乐和色彩的美妙。

5. 墨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描述了墨点和丹飞,即墨色和丹色的景象。墨点指的是山水画中的墨色点缀,丹飞指的是红色的飞翔物,带有一种艺术的意境。

6.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以桃源仙境来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匆忙地返回尘世,因为再次访问可能会使他迷失。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王维独特的诗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描绘福贤观和天长寺的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并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迷惘和对桃源仙境的向往。

  • 《题郑云谷梅窗》

    匆匆岁月为谁忙,静倚梅窗到夕阳。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风时送短篱香。

  • 《挽王静安先生》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 《观心》

    息念无如撄物何,一波才动引千波。试量方寸玲珑地,饾饤悲欢贮几多。

  • 《同成父过章泉用前韵示之》

    频年尽室依此行,意谢侏儒奉囊粟。今当舍竹去作吏,竹为嘿嘿如抱辱。嗟我作吏岂俗徒,虽非计然念则熟。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昔人一为功名误,置碑且虑变陵谷。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饮离骚读。人生于世譬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弟当进德使有闻,兄亦自期无碌

  • 《婕妤怨》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 《约圆机不至将出游鸡头山作二绝句》

    君何忘我不交关,为我胜君便不闲。豹雾人须归豹谷,鸡栖车且游鸡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