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宿硖石寺下》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

作品评述

《和宿硖石寺下》是宋代赵抃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岸浮屠半倚天,
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
惟放钟声入画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寺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者的羡慕和向往,以及对宁静、遥远之地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寺庙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遥远的景象。首两句写的是淮河岸边耸立的浮屠,它们似乎半倚天空,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接着,诗人写到山中的僧侣,暗示他们已经远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这里的山僧可以被理解为禅宗修行者,他们通过修行和禅定,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

下两句描述了松关,这是一道峻岭的峡谷,暮色中被关闭,没有人行迹。这里暗示了一个僻静的地方,与人烟稠密的尘世相隔离。最后一句写到钟声,它被放置在画船中,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远离人世的山中,只有钟声回荡在寺庙之间。钟声作为一种声音符号,代表宁静与超脱,也是禅宗修行者修炼中的重要元素。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宁静之地的向往,以及对禅宗修行者的羡慕之情。诗中的山僧和钟声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追求。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意象的对比,使整首诗词具有了一种遥远、超然的感觉,给人以清幽的意境和禅宗修行的思考。

总之,这首诗词展现了赵抃对禅宗修行者和远离尘世的向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超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清幽的感觉,引发人们对禅宗修行和内心宁静的思考。

  • 《隋苑(一作李商隐诗,题云定子)》

    红霞一抹广陵春,定子当筵睡脸新。却笑吃亏隋炀帝,破家亡国为谁人。

  • 《送留正知赣州》

    尚书镇章江,慈母怀婴儿。去年甫去郡,未觉棠阴移。如何失调驭,众目惊睽睽。诏书念前绩,趣志持州麾。重临亦云宠,去后良多思。

  •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

    剑外书来日,惊忙自折封。丹青得山水,强健慰心胸。事少胜诸郡,江回见几重。宁悲久作别,且似一相逢。诗合焚香咏,愁应赖酒浓。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

  • 《寿阳罢郡日…瑞物·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

    休为建隼临淝守,转作垂丝入洛人。罢阅旧林三载籍,又开新历四年春。云遮北雁愁行客,柳起东风慰病身。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 《落梅入砚池》

    玉佩翻然下帝傍,墨池照影妬新妆。时人莫作飘零看,收拾毫端无尽香。

  • 《贺新郎(次韵费五十九丈□□题秋山阁有感时事)》

    霞下天垂宇,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谩转却、人间朝暮。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奈与世,不同趣。齐封冀甸今何许。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叹多少、英雄尘土。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