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余随腊报迎春,便觉勾芒令有神。
流转光阴频著物,峥嵘岁序苦惊人。
花装宝蜡余枝弱,菜点凋盘小绿匀。
从此试听枝上鸟,渐传芳信语言新。
《和孙俣朝奉立春》是宋代李复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序更迭的感慨,同时抒发了对春天的期待和赞美之情。
诗词描绘了一个闰余随腊报迎春的场景,通过闰余(农历闰月)和腊月的交替,迎接春天的到来。诗中作者借助闰余随腊报春的事情,感叹时光的流转,形容了勾芒令(指寒冷的天气)中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作者通过表现物象,描绘了光阴的流转频繁,岁序更迭的峥嵘景象,表达了他对光阴流逝的感叹和岁序更迭所带来的不尽的惊叹和苦楚之情。
诗词中出现了花装宝蜡余枝弱、菜点凋盘小绿匀的描写,以细腻的触感和形象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娇嫩和生机。在这种微妙的变化中,作者聆听着枝上鸟儿的歌声,渐渐传来了芳信的语言,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变化,通过对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用意象细腻地描写了春天的迹象和变化,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同时,诗中透露出对自然和生命力量的赞美,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深思。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带来希望和新生的期盼,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白头住世我无日,破衲出家师妙年。衮绣门犹自妄,瓶盂踪迹不离禅。鸡催晓月人奔渡,雁唤西风叶满船。梦境相逢便相别,万峰秋色正磨天。
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沽酒难浇傀儡胸,风平浪息卧孤篷。寒知僵舣雷江口,醒落狂吟雪店中。劳去有身侔病鹤,愁回无耳听哀鸿。行人那比淮人逸,豆饭藜羹乐岁终。
潮痕初涨没汀沙,隔岸青帘认酒家。要识江乡春事晚,东风吹尽野棠花。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胜曲尘 一作:蒙曲尘)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落日吴江驻画桡。招提佳处暂逍遥。海风吹面酒全销。曲沼芙蓉秋的的,小山丛桂晚萧萧。几时容我夜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