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

半生冒吏尘,初不一日娱。
往往清夜梦,悠然系林墟。
已办二顷耕,更有三亩居。
养鱼近传诀,种桑不论株。
呼儿计曩昔,屈信果何如。
不复首尾畏,形泰神裕馀。
枝筇莎径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微,枕书竹牖虚。
日用食眠尔,外此一事无。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

中文译文:
半生冒吏尘,初不一日娱。
往往清夜梦,悠然系林墟。
已办二顷耕,更有三亩居。
养鱼近传诀,种桑不论株。
呼儿计曩昔,屈信果何如。
不复首尾畏,形泰神裕馀。
枝筇莎径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微,枕书竹牖虚。
日用食眠尔,外此一事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陈造创作的,以和陶渊明归田园居为题材。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过去半生在官场上的奔波和劳累,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但是现在,他终于能够回归田园,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的生活。他耕种了两顷田地,有三亩住宅。他养鱼,掌握了养鱼的技巧;种桑树,不拘泥于树的数量。他呼唤着儿子,回忆过去的事情,思考着屈原和信陵君的境遇。他不再害怕权贵的施压,身心得到了宽慰和满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安静、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享受着自然的美好,摆脱了繁琐世事的纷扰。他的生活简单而满足,只需满足基本的日常需求,不再为其他事情所困扰。

诗中的"枝筇莎径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微,枕书竹牖虚"一句,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生活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诗作进行对比,他虽然与陶渊明相比微不足道,但他仍然以陶渊明为榜样,以田园生活为目标。

通过这首诗,诗人呈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自由的追求,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这种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追求。

  • 《北平家传成》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 《庭竹》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 《满江红》

    人品如君,人尽道,士林横绝。那更是、关西流庆,三山英杰。欣遇当年神降日,又逢初度阳生月。把八千余岁祝君龄,为君说。君自有,封侯骨。君不是,栖鸾客。况如今东阁,正收人物。坦腹素知王逸少,求贤不必商岩说。便明朝、有诏自天来,君王礼。

  • 《瓜洲送朱万言》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题用常着心。枕以忆同寝。行行日已远。转觉心弥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