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骥驰康庄,骧首轻韅鞅。
筋骨倏谢昔,得无伏枥想。
自审涎颡质,蹀躞欲奚往。
如我合渔樵,夺炀忘幼长。
资身本缺如,与世志空广。
老去傃所安,岂直乐榛莽。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良骥驰康庄,骧首轻韅鞅。
筋骨倏谢昔,得无伏枥想。
自审涎颡质,蹀躞欲奚往。
如我合渔樵,夺炀忘幼长。
资身本缺如,与世志空广。
老去傃所安,岂直乐榛莽。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陈造对归田园居的向往和思考。他用驹马的形象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渴望奔驰回归乡村的心情。作者觉得自己的身体机能已经衰退,但他不愿停留在往昔的辉煌,而是希望重新找到自己的归宿。他想象自己像渔夫和樵夫一样,过着简单自然的生活,忘却外界的繁华和诱惑。作者认识到自己的才能有限,与世界的志向相比显得微小而空虚。尽管年老,但作者并不寻求安逸,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对归田园居的向往,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超脱。通过将自己比作良骥,作者展现了对自身能力和潜力的思考。他认识到自己已经老去,但并不因此放弃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忙碌喧嚣的世界中,作者希望能够像渔夫和樵夫一样,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回归自然的本真。他意识到个人的能力和欲望与世界的无穷广阔相比微不足道,因此选择了放下追求名利的心态,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满足。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质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对田园生活和心灵自由的向往。它呈现了一种超脱尘嚣的境界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对于当时社会背景下重视功名利禄、追逐荣华富贵的氛围,具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和情感表达。这首诗词通过深入人心的形象和情感,引发读者对于内心追求和个人价值的思考。
先来客路足伤悲。那更话别离。玉骢也解,知人欲去,骧首频嘶。马蹄动是三千里,后会莫相违。切须更把,丁香珍重,待我重期。
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师子吼。旃檀林,任驰骤。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庭罗合抱树,门泊钓鱼船。暮雨凉初过,中秋月正圆。无人来共赏,独自占江天。
缺月挂檐牙。
我生头发未燥时,花间已歌花翁诗。我发既长今渐白,犹见花翁好颜色。举酒祝翁寿百年,我为诗孙戏翁边。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