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陶怨诗示庞邓》

当欢有余乐,在戚亦颓然。
渊明得此理,安处故有年。
嗟我与先生,所赋良奇偏。
人间少宜适,惟有归耘田。
我昔堕轩冕,毫厘真市廛。
困来卧重裀,忧愧自不眠。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
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
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
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和陶怨诗示庞邓》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当欢有余乐,
在戚亦颓然。
渊明得此理,
安处故有年。

嗟我与先生,
所赋良奇偏。
人间少宜适,
惟有归耘田。

我昔堕轩冕,
毫厘真市廛。
困来卧重裀,
忧愧自不眠。

如今破茅屋,
一夕或三迁。
风雨睡不知,
黄叶满枕前。

宁当出怨句,
惨惨如孤烟。
但恨不早悟,
犹推渊明贤。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当欢有余乐,
在戚亦颓然。
渊明得此理,
安处故有年。

嗟我与先生,
所赋良奇偏。
人间少宜适,
惟有归耘田。

我昔堕轩冕,
毫厘真市廛。
困来卧重裀,
忧愧自不眠。

如今破茅屋,
一夕或三迁。
风雨睡不知,
黄叶满枕前。

宁当出怨句,
惨惨如孤烟。
但恨不早悟,
犹推渊明贤。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境遇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与抱怨。诗的开头,苏轼说自己在欢乐中也感到失落,尽管处境不同,但情感却相似。他引用了渊明(指陶渊明)的理念,认为只有安于现状才能拥有长久的岁月。

然后,苏轼表达了对自己与先生(可能指友人庞籍和邓赤斋)相处的感慨,认为他们的才华与独特之处被现实社会所忽视。他认为人世间很少有合适的归途,唯有归隐田园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苏轼回顾自己曾经的高官显贵之位,但他认为那些微小的荣誉与权力只是虚幻,对此感到困惑,因此他选择了躺在重裀(褥子)上,夜晚忧愧难眠。

然而,现在他住在破茅屋中,频繁搬迁,风雨中不知疲倦地坚持写作,黄叶堆积在枕头前。这里暗示了苏轼在政治斗争中的坎坷经历。他用孤烟的形象形容自己的愤怒和无奈,表达了内心的悲愤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自责和对陶渊明的敬仰。他悔恨自己没有早日认识到陶渊明的智慧,仍然推崇陶渊明是一个贤者。

整首诗以对比和自省的方式,表达了苏轼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不满,同时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陶渊明这样的归隐者的敬重。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苏轼的情感体验,又抒发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批判色彩。

  • 《梁州令垒韵》

    田野闲来惯。睡起初惊晓燕。樵青走挂小帘钩,南园昨夜,细雨红芳遍。平芜一带烟光浅。过尽南归雁。俱远。凭栏送目空肠断。好景难常占。过眼韶华如箭。莫教鶗鴂送韶华,多情杨柳,为把长条绊。清樽满酌谁为伴。花下提壶劝。何妨醉卧花底,愁容不上春风面。

  • 《凌霄花》

    根苗着土干柔纖,依附青松度岁年。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

  • 《文曜师之南徐》

    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正值风霜急,晚冰随处敲。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

  • 《送别魏校书借参预李先生韵》

    双阙一回首,滞留今十连。河图元国镇,泗石待宫县。南纪浪翻雪,北风尘暗天。经营倚天定,九轨达山川。

  •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韬玉》

    至宝不自献,韬藏亦英华。馀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 《紫溪庄舍读癸丑壁间旧题转眼忽十八年同游十》

    团团庭柯,清美无度。今我来斯,忽然老树。偃蹇轮囷,剥蚀摧蠹。朱颜舜华,讵得如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