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
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
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
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
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壮丽,借以抒发诗人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
诗中描绘了牡丹花的盛开景象:“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牡丹花朵繁茂,花朵叠叠重重,如火焰燃烧,映照着空中的景色。在朝阳的照耀下,花朵的美丽与景色融为一体,“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接下来,诗人通过形容词和比喻描绘了牡丹花的色彩与芬芳:“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牡丹花的色彩鲜艳夺目,如同霞光洒在砖墙上,或者如同烛光从笼中蔓延出来。行走于花园之中,感受到美丽之处处,坐下来却发现自己的衣衫也染上了牡丹花的红色。这样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牡丹花的美丽与红艳。
诗中还出现了细腻的描写,使得牡丹花更加立体感:“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牡丹花盛开时,花瓣丰满而鲜艳,花香弥漫着周围的空气。牡丹花的美丽无法用裁剪的绸缎相比,染上的红色也无法与一般的红色相同。这样的描写让人对牡丹花的美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最后,诗人表达出牡丹花独特的珍贵与稀有:“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诗中暗示了牡丹花的珍贵程度,即使是在仙宫中也难以得到,无论其他珍贵的事物如何,都比不上牡丹花的价值。这样的表达使得牡丹花的珍贵与美丽更加突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牡丹花的盛开景象和美丽之处。它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珍贵之物的珍视与热爱。这首诗词韵味深长,意境和情感相得益彰,读来令人心生赏识之情。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
蹙绣圈金,盘囊密约,未赴意先警。欲罢还休,临行又怯,倚定画栏痴等。帘风渐冷。先自虑、春宵不永。更那堪、斗转星移,尚在有无之境。绿云满压蝤蛴领。渐愧也、满怀香拥。此际有谁知证。但楼前明月,窗间花影。
石如麒麟岩作室,秋苔漫坛净于漆。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
我来一载强,再觌凤山面。时当秋末垂,群木尚葱倩。卓彼鸾停姿,清流洁于练。照影眩其仪,世治乃一见。伊予独何人,娄获遇奇盼。去年旱少收,田里多流转。今年虽得稔,旧恙复枝蔓。圣主肩有虞,斯瑞遂可援。却笑闽越氏,虽美谁与传。山势较奇崛,泉源费洿羡。坚松峻壁挂,暗溜
相去十五里,不来几半年。知君农事段,疏我话诗篇。置石桐阴涧,开门海口天。老人愁此别,把酒菊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