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最费庾郎才,欲把琱盘折取来。
不奈雪花苦相误,梢头无处认真梅。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和汪正夫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獬。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探花最费庾郎才,
欲把琱盘折取来。
不奈雪花苦相误,
梢头无处认真梅。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与朋友汪正夫一同欣赏梅花时的情景。诗人认为,评判梅花的美丽最需要费尽心思,而庾郎(指庾信,唐代文学家)的才华在这方面尤其出众。诗人渴望能够将梅花的美景描绘出来,仿佛将梅花装在盘子中带回家。然而,他无法抵挡雪花纷飞的干扰,无法将真正的梅花与雪花区分开来,让他感到苦恼。他无法在梢头(梅花的枝头)找到真正的梅花,无处找到认真欣赏梅花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探花和庾郎的称颂,凸显了梅花被视为高雅品格和才华的象征。诗人将梅花的美丽与庾郎的才华相提并论,显示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然而,诗人在描述自己与汪正夫观赏梅花的过程中,展示了一种无奈和苦恼的心情。雪花的干扰使得诗人无法辨认真正的梅花,无法真正欣赏到梅花的美丽。这种情感上的失落和无奈,可以被视为对现实生活中种种干扰和困扰的反映。诗人希望能够专心欣赏梅花,但现实的干扰使他无法如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现实困扰的反思。它深入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的同时,常常面临各种干扰和困扰的现实挑战。
书坊黄册诱儿童,朝取封侯夕拜公。贾董奇材无地立,欧苏精鉴与人同。安知李廌麾门外,不觉刘几入彀中。蚤晚君王求极谏,莫教豪杰泣途穷。
香雾湿云环。蕊佩珊珊。酒醒微步晚波寒。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虚坛。游冶未知还。鹤怨空山。潇湘无梦绕丛兰。碧海茫茫归不去,却在人间。
有过中秋色尚鲜,赏心未厌惜流年。琼杯不许三人共,桂魄难同两夜圆。碧落无云星避彩,清辉满座烛销烟。新诗唱罢应愁绝,影入珠帘照客眠。
多病苦虚羸,晴明强展眉。读书心绪少,闲卧日长时。
我有一言,彻根彻源。举之不全,听之不圆。拟问如何,苍天苍天。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