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官路困跻攀,为米低头亦厚颜。
尚欲束装趋帝阙,未能尽室返家山。
青云新贵争先进,空谷幽人去不还。
我独行藏两无取,狐疑丘壑市朝间。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王宗礼送行韵》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困境和内心的矛盾。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羊肠官路困跻攀,
为米低头亦厚颜。
尚欲束装趋帝阙,
未能尽室返家山。
青云新贵争先进,
空谷幽人去不还。
我独行藏两无取,
狐疑丘壑市朝间。
译文:
曲折的官场之路艰难攀登,
为了生计,低头也毫不羞愧。
虽然仍希望束装进谒帝阙,
但尚未能完全舍弃家园归山。
崭新的权贵们争相崛起,
幽深的山谷中的隐士们离去不归。
我独自行走,心中藏有迷惘和困惑,
在城市和朝廷之间犹豫不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官场上的遭遇,表达了他对官员生活的挣扎和对追求功名利禄的疑虑。诗中的“羊肠官路”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曲折和艰险,而“为米低头”则表达了作者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无奈之情。
诗中的“束装趋帝阙”显示了作者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但他却未能实现返乡的愿望,内心对归家的渴望与对仕途的追求产生了矛盾。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青云新贵”和“空谷幽人”的对比。前者指的是那些新晋的权贵们,他们争先恐后地攀升在官场中,而后者指的是那些隐居山谷的隐士们,他们远离尘嚣,不再回归人世。这种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迷惘。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独立行走的选择,他选择独自面对迷茫和困惑,不为权势和物质所动摇。他在城市和朝廷之间徘徊不定,心存疑虑,举棋不定。
整首诗以自然、质朴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在官场生活中的矛盾和挣扎,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怀疑和对回归自然山水的向往。这种追求内心自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体现了宋代士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环池皆名山,山深积苍翠。长夏晴雪飞,无云亦阴翳。
冶父方丈,了无遮障。拳踢相应,当仁不让。妙转绵绵一脉通,谁知灭却临济宗。
南濒清渭北洛水,寒沙东西横百里。中条太华塞秦关,众川无归皆潴此。地维忽断两山高,帝罚罔功五丁死。波飞波激走东溟,积雪回汀拥都鄙。坡陀起伏接城门,荐草甘泉国马屯。云昏雾暗天驷下,星宫夜失房宿尊。骅骝骐骥种各有,一一六印官字存。开元籍马七十万,监苑旧政宜讨论。
大道渊源,高真隐秘,风流岂可知闻。先天一气,清浊自然分。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浮沉?幽微处,无中产有,涧畔虎龙吟壶中,真造化,天精地髓,阴魄阳魂。运周天水火,燮理寒温。十月脱胎丹就,除此外、皆是傍门。君知否,尘寰走遍,端的少知音。
嫩似金脂飏似烟,多情浑欲拥红莲。明朝拟附南风信,寄与湘妃作翠钿。
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着刺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