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天汉台》

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
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天汉台》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天汉台为题材,表达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对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
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

诗意:
诗中描绘了一座高台,与天空中的繁星相近,星光如细丝般垂挂在山林之间。深秋时节,霜露沉重,但不知有谁见到了它们从西山上落下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汉台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苏辙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首两句"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描绘了天汉台与天空中的星光相近的景象,给人一种与天空相通的感觉。"匹练"形容星光如丝般垂挂在山林之间,增添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则表达了深秋时节天气寒冷,霜露沉重的情景。"谁见落西山"一句,语带一种无人目睹秋霜落下的遗憾,也抒发了诗人对美景的独自欣赏和感叹。

整首诗以简约的笔触描绘出秋天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的追求。在写景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超脱的心境,给人以静谧、幽远之感。

  • 《苕霅溪》

    巍巍天目峰,高大压南纪。崩泉初滥觞,奔放成兹水。分流为苕霅,汇此古城里。滔滔逝不停,脉脉来难止。极目更清寒,漪漪澄遥滓。朝来春雨涨,汹涌蛟龙喜。舟樯纷来往,万斛等一苇。翻翻轻鸥逝,袅袅渔歌起。我欲把钓竿,来问玄真子。

  • 《山雨》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 《道室杂咏》

    放翁耄齿犹朱颜,一物不留方寸间。已吞八九云梦泽,更著百亿须弥山。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皇图更统,佛运亦新。四海八蛮,咸倾化日,穷岩绝壑,共舞阳春。

  • 《阮郎归》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 《寄尤文度》

    苦忆尤参议,投簪养病劳。卑栖人总厌,闲散自能高。厨却胡奴米,门深仲蔚蒿。平生冰雪意,犹足重吾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