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七此君庵》

风梢绕檐匝,霜干当窗净。
遥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七此君庵》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风梢绕檐匝,
霜干当窗净。
遥知素壁上,
醉墨森相映。

中文译文:
微风从檐下吹过,
霜干在窗前净化着。
从远处可知素壁上,
浓墨的醉意相互映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在宋代写的。诗人以叙述的方式描绘了一幅园林的景象。

首先,诗人用“风梢绕檐匝”来形容微风在檐下缠绕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接着,他又用“霜干当窗净”来形容窗前霜干的洁净,暗示着清晨的景色。通过这两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新宜人的早晨氛围。

然后,诗人运用“遥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来表达素壁上墨色重叠的景象。这里的素壁可能指的是园林中的墙壁或屏风,而墨色的重叠可能是指壁上的书画作品。诗人通过“醉墨森相映”这个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墨色的浓郁和艺术的醉人之美。这也可以被理解为艺术作品的魅力,它们在素壁上相互映照,增添了园林的文化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清新宜人的早晨园林景象,并通过墨色的映照表达了艺术的魅力。这种描绘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园林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展示了苏辙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 《阿育王塔》

    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金棺舍利藏何处,铎绕危檐声撼风。

  • 《挽陈太传》

    由来安澹泊,人叹历官迟。两邑犹思宰,诸生共哭师。文名如日在,心事只天知。未竟经纶业,传家有桂枝。

  • 《酬张常吉》

    凭谁诗寄我,溪水接流瓢。岛瘦神空泣,韩豪骨未销。闲眠重落叶,久坐到归樵。予说逃名者,何当共寂寥。

  • 《次韵虞永康十月海棠》

    冷淡庭梅俨玉颜,孤高翠竹耸修鬟。如何富贵天然质,犹欲寻盟二友间。

  • 《元日雨》

    那得工夫作往还,一犁取日破荒湾。春今又绿山中草,酒不能朱镜裹颜。六十只余三岁在,百年亦是霎时间。村村雨色冥蒙外,已觉天公露一斑。

  • 《得雨字》

    七月凉軿初破暑,秋声萧萧在庭户。清新故人忽见过,契阔有怀何足数。□夏郎官好词翰,中州美人妙歌舞。悬知野衲解谈天,况有仙人能噀雨。□刀削翠藕丝长,绿房破茧莲心苦。诗成脱颖或有神,酒令分曹聊可赌。□匆素手累行觞,潇洒清谈藉挥麈。纷纷市上聚蚊貌,昌黎先生噀如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