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吴侍郎题宾应僧房白鸡冠花》

野卉秀禅庭,瑶华发素英。
托根真不染,肖质似先鸣。
露叶疑藏羽,烟蕤更作缨。
何妨依忍草,休辩好丹名。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吴侍郎题宾应僧房白鸡冠花》是宋代文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花在禅庭中生长,像玉华一般绽放着素雅的花朵。它托起根部,真实无瑕地展现着自己的本质,就像是先行报信的鸣鸟一样。露水滴在花叶上,仿佛隐藏了羽毛,烟雾般的花蕊则如同缨带一般。为何要争论是否依附于庸俗的世间,不必纠缠于名利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白鸡冠花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超脱尘世的心境。作者借助野花的形象,表达了对于自然纯真、不受世俗玷污的追求,以及对于名利虚妄的反思。诗中所述的花朵在禅庭中生长,与禅修心境相呼应,强调了修行者应当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作者将白鸡冠花的特点与禅修者的境遇相比较,诗词中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脱俗情怀的主题。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性本真的追求,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禅修意味。

  • 《柘枝词三首(乐府诗集题作柘枝调)》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 《吏部二词帖赞》

    薛在近世,意庄体葩。倣而肖耶,偶其好耶。笔动圣鉴,艺兼词华。系诗崦藏,维以传家。

  • 《过赵仲缜》

    山下清溪溪上亭,竹阴芳径眼增明。已知数日逢寒食,賸喜今朝作好晴。酒美故应容客醉,歌长不自觉诗成。春深准拟多行乐,却作花前送我行。

  • 《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

    贫贱难久居,固穷亦有道。有酒且为欢,居常以待老。朝华既夕萎,春荣亦秋槁。造物于群生,安能尽美好。回视灵台中,中有不贪宝。孰知被褐徒,光辉照四表。

  • 《蓬州如行图僧求偈》

    懒受神仙不死方,弃蓬莱入野僧房。莫教错下风幡语,头被傍人剃得光。

  •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湖头准拟赏新晴,雨过风号万马声。宋玉未夸巫峡梦,杜陵翻作渼陂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