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华往岁幸踌躇,风月清谈接绪余。
并辔趁朝今已老,连墙得屋喜如初。
诛茅我梦江皋地,浇薤公思洛水渠。
歛退故应容拙者,先营环堵祭牢蔬。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和吴相公东府偶成》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承华往岁幸踌躇,
风月清谈接绪余。
并辔趁朝今已老,
连墙得屋喜如初。
诛茅我梦江皋地,
浇薤公思洛水渠。
歛退故应容拙者,
先营环堵祭牢蔬。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写给吴相公东府的一首偶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展示了对友谊和情谊的珍视。诗人在东府的清雅环境中,与吴相公共同分享风月之美,进行深沉的谈话,使作者在纷繁世事中获得片刻的宁静和慰藉。然而,时间已经不再青春,年老的诗人与吴相公一同乘马出行,感到岁月匆匆。然而,即使年事已高,作者仍然对生活中的喜悦保持着初心,因为连墙得屋,为他带来了新的喜悦与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吴相公的友谊和他们共同的人生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和友情的思考。通过描述两人在东府的清雅环境中聚会、谈论风月之事,诗人展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友谊的重视。同时,诗人对自己已经年老的认识也贯穿全诗,以及对新房屋的喜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在诗词的结尾,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退隐的意愿,认为自己的才能有限,应该退让给更具才华的后辈。同时,他提到了先营环堵祭牢蔬,意味着他将专注于居家生活,追求宁静和平淡,继续追求内心的安宁。
总之,《和吴相公东府偶成》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同时描绘了岁月流转和喜悦的愉悦,展现了诗人豁达淡泊的情怀。
杯水得风犹渺然,况兹章贡远连天。一穷坐我靡他问,下水宁闻劳挽牵。
学织缭绫功未多,乱拈机杼错抛梭。莫教官锦行家见,把此文章笑杀他。
高闬营层构,翚飞势自伸。已闻能赋客,空忆带星人。彫槛凭秋迥,朱扉敞汉新。龟趺清刻在,谁共继芳尘。
南国多倾城,娟娟况有名。舞腰杨柳细,歌掌楚云轻。池月摇花影,帘风弄竹声。衡皋秋水净,洛浦晓霞明。仙苑笼金瓦,候门醉玉笙。人间亦天上,莫忆董双成。
挫,迄于今十年,其穷极矣,既为哀之,且求其所以然,遂有斯作。以越调水龙吟歌之,庶几伯奇履霜,自伤穷思返义,俾采诗者闻之,不无当笞凋零万木丛中,秋霜不陨苍筠节。十年相见,燕南赵北,无根行客。妻病儿殇,归来空在,蒯缑弹*。分躬耕垅□,□山鹊起,谁唤与,将军猎。
独泛孤蓬卧未安,西风一夕晚潮寒。海天秋色寻无处,却向潘郎鬓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