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西外赵知宗》

斤妙斩如神,源深汲愈新。
岱宗疑有趾,海若忽无津。
传远须公等,鑽坚尽此身。
平生师友意,非为雨中巾。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和西外赵知宗》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斤妙斩如神,
源深汲愈新。
岱宗疑有趾,
海若忽无津。
传远须公等,
钻坚尽此身。
平生师友意,
非为雨中巾。

中文译文:
以精妙的切割技艺如神一般,
源头深远,通过汲取而愈发更新。
岱宗山像是有脚趾一样让人怀疑,
海洋却忽然间失去了水路。
传播艺术的责任需要有公正的人等,
钻研坚持到底,用尽自己的才能。
一生中师长和朋友们的意义,
并不仅仅是为了在雨中遮挡头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写给西外赵知宗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技艺的追求、对传统的坚守和对师长友谊的感激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种精湛的切割技艺,将其比喻为斩割,形容其精妙非凡,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汲取,使技艺更加新颖和出色。

接着,诗人以岱宗山和海洋作为隐喻,表达了对传统的思考和质疑。岱宗山传说中有神秘的脚趾,暗示了对古代传统的怀疑和迷茫;而海洋失去水路的描述,则意味着传统的变革和不断开拓新的道路。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传播艺术的责任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诗人认为,传播技艺需要有公正和正直的人来担当,只有通过不断的钻研和努力,才能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师长和朋友的感激之情,并强调了这种感激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形式,而是真正的心意和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富有人情味和情感共鸣。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精湛的表达技巧和富有哲理的隐喻,表达了对技艺的追求、对传统的思考和质疑以及对师长友谊的感激,展现了作者的才思和情感。

  • 《月下小酌》

    草树已秋声,郊原喜晚晴。风生云尽散,天阔月徐行。下箸槎头美,传杯瓮面清。追欢犹可勉,徂岁不须惊。

  • 《招西洞道者》

    危峰抹黛夹晴川,树簇红英草碧烟。樵客云僧两无事,此中堪去觅灵仙。

  • 《西园席上记事》

    花随春尽觅无痕,尚续馀欢索侑尊。一曲未终人已去,西园灯火欲黄昏。

  • 《雨后有感》

    逐日愁闻雨,今朝喜遇晴。云开山卖状,月出海生明。天地有常理,古今无限情。静中观世变,安得见河清。

  • 《宿法华寺》

    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 《好事近(赠赵制机)》

    行到竹林头,探得梅花消息。冷蕊疏英如许,更无人知得。冰枯雪老岁年徂,俯仰自嗟惜。醉卧梅花影里,有何人相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