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潠白雾,天外细蒙蒙。
沾土曾无迹,昏林似有风。
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
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和小雨》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蛟龙潠白雾,天外细蒙蒙。
蛟龙:传说中的神秘生物,象征着雨水。潠:淋湿。白雾:指雨雾弥漫的景象。这句描述了雨水从天外降临,细蒙蒙的雨雾笼罩着大地。
沾土曾无迹,昏林似有风。
沾土:指雨水沾湿大地。曾无迹:曾经没有痕迹。昏林:指因雨雾而昏暗的树林。这句表达了雨水沾湿了大地,使得原本没有痕迹的土地上出现了痕迹,树林中也仿佛有微风吹拂。
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
卷旗:收起旗帜。妨:阻碍。酒舍:指酒店。湿翅:雨水沾湿了鸿雁的翅膀。下洲鸿:指低飞的大雁。这句描绘了雨水的降临打乱了旗帜的卷起,阻碍了人们在酒店的聚会,同时也让低飞的大雁的翅膀湿了。
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
稍见:稍微显露。斜阳:夕阳。透:透过云层。西云:西方的云。一半红:指夕阳的余晖。这句表达了夕阳透过云层,西方的云染上了一半红色。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水的降临,展现了雨后的景象和氛围。诗人以细蒙蒙的雨雾、沾湿的大地、昏暗的树林、打乱的旗帜、湿翅的大雁以及夕阳的余晖等形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湿润、朦胧的雨天景色中。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在雨天中的感受,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通过对雨水的描绘,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一种深邃而宁静的诗意。
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首士。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道士颇不乐,指衣抱琴起。
论士平生妙和神,是谁无此耳轮囷。唤钟作瓮皆堪笑,自是渠侬听不真。
路断江淮已足忧,繁华犹自说苏州。万人金甲城头骑,十丈朱旗郡里楼。麋鹿昔游何处草,雁鸿不似去年秋。忍将一掬东归泪,付与娄江入海流。
红白桃花褪半梢,绿阴汪浅未全交。橹摇远岸日相射,扇落闲阶风自敲。
丁年笔力斡千钧,齿宿于今意转新。樱伐广陵聊作赋,梅开桂岭定宜人。暂从南极通冠冕,会向东方领缙绅。菊有黄花潭有水,愿寻汉事寿佳辰。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