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

逢花驻马尚多情,天不违人旋作晴。
不使近诗增纸价,得知春入凤凰城。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诗词:《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
朝代:宋代
作者:陈师道

中文译文:
逢花驻马尚多情,
天不违人旋作晴。
不使近诗增纸价,
得知春入凤凰城。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作品。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行雨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卖花的人,被花的美丽所吸引,不禁驻足欣赏。然而,这时天空突然放晴,没有打扰到诗人的心情。诗人反思了自己的创作,认为自己的诗作不会增加纸张的价值,但却能感知到春天已经来到了凤凰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在行雨的路上偶遇卖花的人,这一情景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情感的多情。天空突然放晴,而诗人的心情并未受到干扰,这体现了诗人内心淡泊的态度和从容的心境。诗人对自己的诗作也有所思考,认为其诗作虽不能改变世界,却能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到来,这种触动使得诗人对诗的价值有了一种深入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情境,展示了诗人的感悟和对美的敏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自身创作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简约而深刻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情感、自然和艺术的交融,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石家洞口》

    数朵山如削,青烟起墓墟。圣朝惟大度,蛮党亦安居。练卒来呈箭,生儿遣读书。更须看榜示,一与省人如。

  • 《酹江月/念奴娇》

    欢声雷动,问邦民,知道君候生日。欲把天文占好事,夜半遥瞻南极。耿耿三台,寒光相射,瑞采连珠壁。自今以始,我公眉寿千亿。见说燕寝香凝,旌旗微动,猎猎薰风入。收拾乾坤生长意,留向人间敷锡。预约明年,难兄难弟,同侍虞琴侧。坐令仁寿,八荒开此寿域。

  • 《春日》

    雨过苔犹湿,风来户半开。闲花忽落尽,啼鸟自飞来。

  • 《题唐察院诗卷二首》

    细读公诗屡绝编,心知妙处口难传。言言箴儆堪垂世,历历行藏自谱年。但觉朱弦馀倡叹,不烦玉斧玉雕镌。小儒可是通身胆,拟为坡仙注大全。

  • 《次韵吴侍郎同集砚山》

    晚寒閒袖挥毫手,曲角栏干倚断云。丘壑尽容诗独步,江淮相望月平分。艰难鬓葆成霜茁,冷落梅花带雪芬。酒不能平诗磊磈,杯行到手已醺醺。

  • 《言怀》

    辛苦移家向溧州,微官只为斗升谋。寻思终是西湖好,且与山僧野老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