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儿痴外。
撰园林、亭台馆榭,谩当吾世。
红楯朱桥相映带,人在百花丛里。
更依约、垂杨衬水。
桧柏芙蓉橙桂菊,也还须、收拾秋冬意。
闲会久,忽惊起。
繁华寂寞千年地。
便渊明、桃源记在,几人知此。
双手上还银菟印,趁得东风行李。
看_岭、鄞江澄霁。
从此归欤无一欠,但君恩、天大难酬耳。
嗟倦鸟,投林志。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贺新郎(三和)》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了却儿痴外。
撰园林、亭台馆榭,
谩当吾世。
红楯朱桥相映带,
人在百花丛里。
更依约、垂杨衬水。
桧柏芙蓉橙桂菊,
也还须、收拾秋冬意。
闲会久,忽惊起。
繁华寂寞千年地。
便渊明、桃源记在,
几人知此。
双手上还银菟印,
趁得东风行李。
看_岭、鄞江澄霁。
从此归欤无一欠,
但君恩、天大难酬耳。
嗟倦鸟,投林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并以园林景观为背景,展现了繁华与寂寞、悠闲与突然惊起的对比。诗人通过描绘花园中红楯和朱桥的美景,以及人们在百花丛中的欢乐,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意识到繁华的背后是千年的寂寞,这使得诗词中透露出一丝忧伤和沉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抒发情感和寄托思念为主题,通过描绘花园中的景色,将人们的欢乐与忧伤相结合。首句“了却儿痴外”意味着诗人在新婚之际,放下了过去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接下来的描述中,园林亭台的美景以及人们在百花丛中的快乐,展现了诗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然而,在描绘繁华的同时,诗人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寂寞和沉重,这种对现实的思索和忧伤在诗词中得到了体现。
诗词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这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并以“嗟倦鸟,投林志”作为结束,意味着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寄托在了远离喧嚣的自然环境中。整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表现出了对现实生活的矛盾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宿鸟能传语,残风且点心。山情怜澹坐,月色笑孤斟。惊我梅花睡,闻他竹叶吟。清归无所得,得句贵如金。
太帝天坛渤澥连,金霞苍壁隔埃尘。蓬丘不断青禽位,仙仗时来白虎軿。星籥岂惟壶内景,桃花长媚洞中天。优游笑把洪崖袂,瞬息人间又几年。
卷舒乐在游,仕宦甘吏隐。吾宗大雅士,为学先究本。楼居盘礴地,超然寄妙蕴。沉沉一机深,纳纳万象泯。人方窥端倪,我自绝畦畛。胡宁山川丽,诗卷规束攗。彼哉狭且露,之世坐拘窘。尝焉登斯楼,不博粲然冁。
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蓬莱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浅。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十载寄吴苑。惯东篱深把,露黄偷翦。移暮影、照越镜,意销香断。秋娥赋得闲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劝。待明朝、醉巾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