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骖鸾鹤。
觉三山不远,依前海风吹落。
浮到五湖烟月上,刚被梅香醉着。
粲玉树、轻明疏薄。
十万琼琚天女队,捧冰壶、玉液琉璃杓。
来伴我,荐清酌。
恍然梦断浑非昨。
问溪边竹外,新来为谁开却。
无限冰魂招不得,拟把离骚唤觉。
待抖擞、红尘双脚。
万里瑶台终一到,想玉奴、不负东昏约。
留此恨,寄残角。
俞国宝(约1195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号醒庵。江西抚州临川人。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国宝性豪放,嗜诗酒,曾游览全国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胜炙人口的锦词佳篇。著有《醒庵遗珠集》10卷。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在世。孝宗淳熙间为太学生。
《武林旧事》卷三载:淳熙十二年(1185),太上皇高宗一日游西湖,见酒肆屏风上有《风入松》词云:“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髻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醉,来寻陌上花钿。”高宗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大学生俞国宝醉笔也。高宗笑曰:“此调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予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况周熙《蕙风词话》卷二谓俞词“第流美而已。顾当时盛传,以其句丽可喜,又谐适便口诵,故称述者多”。
他的词虽不多见,却写得旖旎多姿,极有情致,深受读者喜爱。《全宋词》中,收录其词作三十首,《补遗》存九首。《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
中文译文:《贺新凉(梅)》,朝代:宋代,作者:俞国宝
梦中有神马骖鸾鹤,在梦中觉得三山并不远,依然可以感受到前海的风吹落梅花。梅花漂浮到五湖之上,仿佛被梅香所陶醉。梅花如美玉树般灿烂而儒雅。天上有十万美丽的女神,她们拿着冰壶和玉杓,来陪伴我,为我倒上美味的清酒。突然间,梦中的美景消失了,梦醒后的现实与梦中截然不同。我问竹外的溪水,新来的梅花是为谁而开。我无法得到无限美丽的冰魂,只能试图用离骚的诗句唤回梦中的美景。我等待重振精神,踏上红尘的旅途。虽然万里之遥,但我终将来到瑶台,与心中的玉奴相见,不辜负我们曾经的承诺。留下这份痛苦,寄托在残缺的角落中。
诗意:这首诗以梦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梦中感受到了天上的美景和美味,但当梦醒后,他发现现实并不如梦中所想,他试图通过诗歌来唤回梦中的美好。最后,他鼓舞自己,继续追寻红尘的美好,希望能与心中的佳人相见,不负他们曾经的约定。
赏析:这首诗通过梦幻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与美味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通过对梅花、琼琚天女和瑶台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向往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情感。
诗中采用了对偶、对仗的修辞手法,使诗句音韵和谐,语言抒情动人。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忧愁。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以及内心的挣扎与期望,展现了个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追求,使人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一雨草木润,新晴天地明。山川未改色,鸟雀已欢声。客子喜相语,田家尤未平。似闻陂偃拆,掘井得深坑。
野市人来郢,毗邻水接襄。
陈其姓,名曰容。称所翁,善画龙。葛岭翘材酒杯客,不分虎,不凭熊。晚节写此箨龙儿,真是老笔善藏锋。我尝遥望识其貌,古面无髯双鬓蓬。画龙撇竹匪二技,造化虽异机轴同。竹即是龙龙即竹,鬼施神设非人工。龙耶竹耶勿恼我,拓楼长啸万里天宇空。
此客南湖不易逢,几年尘外愿相从。风流前辈新曾识,兴寄高情老未慵。行柳映门宜著舫,青灯同坐到闻钟。稻畦莲渚临平境,何幸同师觅旧踪。
解组轻千里。趁朝来、风高气爽,波平如砥。试问余恩深几许,江阔秋清无底。看两径、棠阴舞翠。明月归_轻似叶,只梅花、香里诗千纸。端不愧,西江水。谪仙才气兰亭字。更清姿雅度,修竹长松标致。官职几人曾此过,萱草春风谁似。任彩服、蹁跹娱戏。去此云霄真一握,算令公、勋
鸡犬声村市,烟霞古洞天。晨坛凝玉露,夜井浸珠躔。凤翼团宸画,龟趺负古镌。于湖诗去后,今昔几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