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许表民湔江驿四题》

花尽蜂腰瘦,风低燕胁凉。
云衣迷远岫,烟幕蔽柔桑。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和许表民湔江驿四题》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花尽蜂腰瘦,风低燕胁凉。
云衣迷远岫,烟幕蔽柔桑。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心情。诗中通过描写花朵凋谢、蜜蜂腰身瘦弱、风儿吹拂下燕子飞翔的凉爽感受,以及云雾弥漫遮掩了远处的山岭和烟雾笼罩了柔嫩的桑叶,展现了一种寂寥凄凉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精练的描写手法,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清冷凄凉的景象。描绘花尽蜂瘦、风低燕凉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中的变迁和凋零,也暗喻了人事无常的真理。而云衣迷远岫、烟幕蔽柔桑,则通过云雾和烟雾的遮掩,给人一种朦胧感和迷离感,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凄凉氛围。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中的冷清和遮掩,传递了一种淡然超脱的心境。诗人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幻化的思考。这种凄凉之美,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不禁沉思起来,思考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变迁。

  • 《沁园春(乙卯初度和程都大韵)》

    雪山有缘,白首重来,信不偶然。怅怆凄未洗,平戎何策,英灵不绝,赖蜀多贤。耆旧二三,甲兵百万,力障狂澜回巨川。秋声静,共巍楼把酒,自足筹边。何人为我笺天。焉用此客星留井躔。正柴桑栗里,稻肥蟹健,松江笠泽,莼美鲈鲜。百计求闲,一归未得,便得归闲能几年。持公赋,

  • 《送客归登净远亭二首》

    池冰动处水生澜,未觉今朝抵死寒。便恐雪销难再得,不辞鞋湿数来看。

  • 《四明徐汇阳庄太峰余泰灵秋尽先后言别》

    相逢多别酒,归路欲何之。江水曹娥庙,湖山贺监祠。乡愁兼雨重,旅望入秋悲。倘忆江东侣,论文复几时。

  • 《挽葛知录母二首》

    人间盛事古难并,结发相看两寿宁。彤管忽成贤母傅,紫霄独耀老人星。

  • 《念奴娇》

    晴风丽日,算东君、坼遍梅心桃萼。独有名花开殿后,一笑嫣然如昨。黄袂层肤,霞冠高拥,多态春才觉。雨巾风帽,故人来趁花约。好是罗绮添春,香风环坐,半醉金钗落。老去心情难似旧,手捻花枝为乐。麝馥萦愁,妆花凝恨,莫惜金荷酌。酒阑花睡,梦魂重到京洛。

  • 《碧波亭》

    孺子祠堂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白鸥欲下还惊起,曾见陈蕃解榻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