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满池塘水满川,雨余溪溜正溅溅。
黄梅恰在山多处,披雾时看一握天。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草满池塘水满川,
雨余溪溜正溅溅。
黄梅恰在山多处,
披雾时看一握天。
中文译文:
池塘里的草长得满满的,河川中的水满满的,
雨后溪水流淌得哗哗作响。
黄梅遍布在山间各处,
在雾中披着黄色的梅花,仿佛握住了整个天空。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首句描述了池塘中的草长得茂盛,水流满溢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和生机。接着,通过描写雨后溪水流淌的声音,表现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活力和清新。第三句以黄梅遍布山间为背景,突出了黄梅的独特之处,黄梅花在山中点缀出一片明亮的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最后一句通过描绘雾中披着黄梅的景象,暗示了雾中的黄梅仿佛握住了整个天空,给人以意境的张力和想象的空间。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对比,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活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空间。
北斗挂楼北,晓柄正指东。乃知今夕昏,移以招西风。南州霜未降,九月已过中。候虫既无声,天犹迟过鸿。一岁事垂了,吾生将无同。春草百种死,夏木千林空。依依墙壁间,独剩残菊丛。日出万马动,谁其知此翁。
一夜相思笑玉川。
怨暑时云谢,愆阳泽暂偏。鼎陈从祀日,钥动问刑年。绛服龙雩寝,玄冠马使旋。作霖期傅说,为旱听周宣。河岳阴符启,星辰暗檄传。浮凉吹景气,飞动洒空烟。飒飒将秋近,沉沉与暝连。分湍泾水石,合颖雍州田。德施超三五,文雄赋十千。及斯何以乐,明主敬人天。
荒芜行尽处,幽亭聊暂止。带雨策孤筇,登高从此始。
门外春风吹倒人,过门宁惜滞车轮。君能劝我杯中物,我亦挥君壁上尘。
选诗非选官,论诗非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