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炮缩顶鳊。
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
祇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
岂信忧边处,胡兵隔一川。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炮缩顶鳊。
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
祇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
岂信忧边处,胡兵隔一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滕同年在岳阳郡的生活情景。诗人以滕太守的身份自在地游玩在洞庭湖边,周围有几座隐匿在云中的寺庙,千家的月色映照在船上。秋天,稀疏的鸿雁飞过湖外,晚上在楼前吹奏长笛。诗人旋转酒杯,品尝着新鲜的顶鳊鱼。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应该淡泊名利,而诗意却永恒流连。尽管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地方,仍然要充实度过每一年。他认为应该让天下人都快乐,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不应该有烦恼。他不相信边境的忧虑,因为胡兵隔着一条大河。

赏析: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滕同年在岳阳郡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他以滕太守的身份,享受着湖光山色和月夜的美景,同时也品味着美食和美酒。诗人通过对官员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强调了诗意的重要性。他认为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应该充实度过每一年,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世界的美好愿景,希望人们都能快乐,不受烦恼困扰。他不相信边境的忧虑,认为胡兵无法阻隔人们的心灵交流。

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范仲淹的才华和智慧。它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偏远地方的闲适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和诗意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题郑驸马林亭》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明明维后,诒厥孙谋。系隆我汉,陈锡哉周。以孝以养,世德作求。介以繁祉,万邦咸休。

  • 《和宋英叟二首》

    圯上编书未出奇,有来相问重相规。桑蓬自笑平生志,泡露谁能万世基。閒去带鉏编露术,醉来呼酒赋江蓠。青门待得瓜成熟,不似西山老伯夷。

  • 《八月十六日后池上》

    竹户深扃满迳苔,芙蓉落尽晓地开。数番雨势随风去,一片秋光入座来。已老林蝉余韵断,将归檐燕强飞回。沙鸥时下知人意,近岸相亲眼不猜。

  •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

    此诗此字有谁知,画省郎官自倔奇。罪大从来身万里,政成今有麦三岐。

  • 《牢落》

    牢落吾何恨,先贤未免穷。宁为田舍子,不作国师公。萤影穿窗隙,蛩声出壁中。残书殊有味,读到角吹终。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