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踏长安十二门,鸬鹚飞处数家村。
停桡试向滩头问,莫是严光末世孙。
《和颜长官百咏·渔父》是宋代朱继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踏长安十二门,
鸬鹚飞处数家村。
停桡试向滩头问,
莫是严光末世孙。
诗意:
这首诗以渔父为主题,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怀。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喧嚣都市、追求宁静自然的心境,并通过渔父的形象,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世沧桑的感慨。
赏析:
诗的开篇,通过“不踏长安十二门”,表达了诗人不愿追逐功名利禄、远离尘嚣的心愿。这里的“长安十二门”象征着繁华的都市,而诗人选择远离这一切,寻找内心的宁静。
接着,诗人描绘了渔父的形象:“鸬鹚飞处数家村”。鸬鹚是渔父常用的捕鱼工具,这里通过鸬鹚的飞翔来暗示渔父正在捕鱼。同时,也隐含渔父过着简朴的生活,居住在边远的村庄。
在诗的结尾,诗人停下船桨,试图向滩头的渔父打听消息:“停桡试向滩头问”。这里的“滩头”可能指的是河边的渔船停靠处,诗人想通过渔父了解一些关于严光的消息。严光是宋代的一位著名学者,诗人可能希望了解严光的后代是否有所作为。
最后一句“莫是严光末世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怀疑渔父是否是严光的后代,暗示了人世流转、时光更迭的无常。通过渔父这个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渔父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追求内心宁静和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历史和命运的思考,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岩岩昭亭山,度岁一再行。吾亲在其下,有路如砥平。风物岁时佳,岂问楚与荆。胡为不得往,使我涕泗横。出身备王官,敢自颓家声。圣皇察庶狱,小大必以情。哀矜且勿喜,死当使之生。念昔栖闽陬,孤童共营营。菽水曾几何,青紫望一经。弟兄亦云幸,假节仍专城。别离乃频有,仆奴
低身锵玉珮,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垂垂瘦萼泫微霜,剪剪纤英锁暗香。金雀钗头金蛱蝶,春风傅得旧宫妆。
残芳不入眼,爱此嘉树秀。青云重欲垂,翠幄远相斗。轻凉迎早夏,繁影乱清昼。兹日更徘徊,聊携一樽酒。
地老天荒尽可花,不同桃李竞繁华。要知鼎鼐调羹味,须问旧时丞相家。
草木日摇落,道路方阻长。丰年米故贱,逆旅钱自荒。暝宿村舍烟,朝行板桥霜。岂不愿息肩,于此增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