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

相山风物似斜川,岑寂那知市井喧。
岁旱但伤禾穗槁,秋饥犹喜粟皱繁。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它描绘了相山的风景和居住在那里的古上人的生活。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相山的风景如同斜川,
静谧中无法感知市井的喧嚣。
岁月的干旱伤害了庄稼的穗和花,
然而秋天的饥荒却令粟粒皱纹繁盛。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相山的自然景观和古上人的生活,表达了一种宁静与繁盛并存的意境。相山的景色宛如斜川,与繁忙的市井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岁月的干旱使庄稼的穗和花受伤,但秋天的饥荒却让粟粒生长得更加茂盛,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相山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风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作者以静谧与喧嚣的对比,表现了相山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特点。岁旱伤害庄稼的描写,折射出人们对干旱的担忧和困扰,但秋天的饥荒中却有粟粒皱纹繁盛的景象,暗示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存在。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观察和感受,通过对风景和生命的描绘,诗中蕴含着人生哲理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不仅可以体味到自然风光的美妙,还能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希望的力量。

  • 《紫极观二首》

    杨柳花飞杏子新,园林无地可留春。却寻风雨江边路,惭愧烟霞物外人。

  • 《秋末江上望》

    莽莽古江滨,纷纷坠叶频。烟霞谁是主,丘陇自伤神。吞并宁唯汉,凄凉莫问陈。尽随流水去,寂莫野花春。

  •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诗)》

    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浩渺风来远,虚明鸟去迟。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

  • 《和仲伯达》

    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 《题馀不溪废寺》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 《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

    郎署领制诰,十年未上坡。冯唐空潦倒,卫绾是谁何。犹赖紫垣直,聊遮白发多。归田未有计,村树绿婆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