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河阳歌》

染罗衣,秋蓝难著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晏。
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
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
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河阳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忧伤和离别情感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和友谊的留恋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染罗衣,秋蓝难著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晏。
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
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
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

诗意和赏析:
《河阳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离愁别绪的场景。诗中的主人公身着染色的罗衣,但无论如何都无法使秋天的蓝色深入其衣料之中,这种意象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法摆脱的情感困扰。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一个名为台邛的客人,他并不是一个无心之人,而是有意与人交往,但他却像花烧过的中潬城一样,丧失了年轻的容貌。作者为两位年轻人的遭遇感到惋惜,他们的心灵像春草一样受到挫折和痛苦。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系列与离别相关的景象。银牌的出现代表了别离的标志,夜晚里玉石的鸣响更加强调了离别的悲伤。牛头高高耸立,仿佛有一尺高的距离,象征着两个人相隔遥远,无法再见面。月亮从东方升起,酒从东方倾倒,这些景象都预示着离别的不可逆转。觥船上的美酒和红唇,蜜炬上千枝绚烂的火焰,都成为离别时的苦涩和无奈的象征。

整首诗以细腻而悲伤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对青春逝去的留恋之情。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细节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在变幻的世界中,友谊和青春的脆弱和短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

  • 《柯山杂诗四首》

    九月江城霜气清,旅人寒事略经营。隔窗便是山前树,永夜叶声如雨声。

  • 《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 《宴忠州使君侄宅》

    出守吾家侄,殊方此日欢。自须游阮巷,不是怕湖滩。乐助长歌逸,杯饶旅思宽。昔曾如意舞,牵率强为看。

  • 《风人体》

    出门行一步,形影便相失。何况大堤上,骢马如箭疾。夜夜如织妇,寻思待成匹。郎只不在家,在家亦如出。将金与卜人,谲道远行吉。念郎缘底事,不具天与日。

  • 《发白解嘲》

    吴霜两发早先秋,闻道愁多会白头。溪上鹭莺浑似雪,想应无那一身愁。

  • 《台山怀古》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从竹雨斑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