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别我客荆州,一日长安从我游。
爱君诗有春草句,使我神游黄鹤楼。
江山望尔欲穿眼,见我惊嗟秋鬓短。
扁舟可办吾欲东,年年五湖魂梦中。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和阳念三自武昌至京师》
朝代:宋代
作者:张耒
三年别我客荆州,
一日长安从我游。
爱君诗有春草句,
使我神游黄鹤楼。
江山望尔欲穿眼,
见我惊嗟秋鬓短。
扁舟可办吾欲东,
年年五湖魂梦中。
中文译文:
三年离开我作客荆州,
一日来到长安畅游。
我喜欢你的诗中有春天的草句,
让我心神飘荡在黄鹤楼。
远远望见江山欲穿透眼帘,
看到我时吃惊发现我的秋发已稀短。
扁舟能够满足我向东行的愿望,
年复一年,湖泊中的魂魄在梦中徘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耒的作品,描述了他离开荆州去长安游历的经历和思念之情。诗人在荆州度过了三年的时光,然后前往长安一日游玩。他表达了对友人创作的诗中描绘春天草叶的句子的喜爱,这些句子让他仿佛置身于黄鹤楼,心灵得到了解放和升华。
诗人远远地望着江山,几乎要穿透眼帘,这表明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迷恋。然而,当他的朋友看到他时,惊讶地发现他的头发已经稀短,显露出年岁的增长,这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向往和思念之情。他想乘坐小船向东行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愿望年复一年地在他心中存在。五湖指的是中国五大湖泊,诗人的灵魂似乎总是在梦中徘徊于湖泊之间,表达了他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别故乡、游历他处的经历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示出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友人诗作的赞赏以及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去禅关忽五春,异乡惊见眼终清。问师参学今何解,云在青天水在瓶。
祖龙筑长城,雄关百二所。阿房高接天,六国收歌女。跨海觅仙方,蓬莱眇何许。欲为不死人,万代秦宫主。风吹鲍鱼腥,兹事竟虚语。乾坤反掌间,山河泪如雨。谁怜素车儿,奉玺纳季父。楚人斩关来,一炬成焦土。空余此余基,千秋泣禾黍。
霜繁野叶飞,长老卷行衣。浮世不知处,白云相待归。磬和天籁响,禅动岳神威。莫便言长往,劳生待发机。
绝巘东林寺,高僧惠远公。买园隋苑下,持钵楚城中。斗极千灯近,烟波万井通。远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宫。绀宇焚香净,沧洲摆雾空。雁来秋色里,曙起早潮东。飞锡今何在,苍生待发蒙。白云翻送客,庭树自辞风。舍筏追开士,回舟狎钓翁。平生江海意,惟共白鸥同。
挑灯伴寒夜,兀坐竹炉边。赤脚知吟苦,时将山茗煎。
江月射双眼,岩云飞两眉。自是上饶一团和气,点化自家方寸真机。能落笔作泣鬼神之诗,能坐石下烂柯之棋。千人万人,瞻礼不已。笑骑白鹿,独步天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