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乘月上层台,正值江湖夜色开。
云屋万重灯火合,雪山千仞海潮来,静游虽有诗情得,独笑应无俗语陪。
纵使羁怀多感慨,若逢清致少徘徊。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诗词:《和夜登有美堂》
朝代:宋代
作者:蔡襄
中文译文:
忽闻乘月上层台,
正值江湖夜色开。
云屋万重灯火合,
雪山千仞海潮来,
静游虽有诗情得,
独笑应无俗语陪。
纵使羁怀多感慨,
若逢清致少徘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蔡襄的作品,题为《和夜登有美堂》。诗人描绘了一个夜晚登上高楼的场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的开头,诗人突然听到有人乘着月光来到高层的平台上,正值江湖的夜色展开。这里的江湖可以指代广阔的天空或者是诗人所在的环境。夜晚的景色在这一刻展现出来。
接着,诗人描述了楼上云屋中的灯火,仿佛有无数的云层叠加在一起,照亮了整个天空。与此同时,他又看到了如雪山般高耸入云的高楼和千丈浩渺的海潮。这些景象给人以壮观的感受,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静静地游走,感受着诗情的涌动。他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色中,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不受世俗语言的束缚。他独自一人欣赏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喜悦,不需要他人的陪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说即使心中有很多的感慨和牵挂,但是如果能遇到清净的境界,就不会徘徊犹豫。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和清静境界的向往,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登高欣赏美景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蔡襄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追寻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忆昔吏锦城,寄隐云水乡。萧散不任事,上官容我在狂。短篷漾空明,舞棹歌沧浪。会心多胜友,一举累十觞。芳春乐事饶,飞幰集宝坊。意行无定在,有花即相羊。马蹄穿夜市,奚奴背诗囊。三几年炊黍,旧游想微茫,谁知涪江宾,侧翅不得翔。醉饮无与和,三欢热中肠。雨晴好风景,轻
朱游不肯留东阁,子政犹须校秘书。自有大名喧宇宙,岂劳当路借吹嘘。舟中加意护寝饭,日下即当来诏除。大厦如山要梁栋,不应空赋爱吾庐。
枝枝倚槛照池冰,粉薄香残恨不胜。占得早芳何所利,与他霜雪助威棱。
碧瓦丹棱转盼成,一亭聊复寄闲情。人如水墨画中立,山向芜尽处山横。舟入柳阴冲鹭去,檐依波面荫鱼行。题诗每愧临流意,吟苦那知白发生。
少鄙章句学,所慕在经世,诸公荐文章,颇恨非素志。一朝落江湖,烂熳得自恣,讨论极王霸,事业窥莘渭,孔明景略间,却立颇眦睨。从人无一欣,对食有三喟。谭侯信豪隽,可共不朽事。天涯再相见,握手更擦泪。欲寻西郊路,斗酒倾意气,浩歌君和我,勿作寻常醉。
灯火希疏夜向中,追凉只与热相逢。意行行到新桥上,两岸无人四面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