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应之细雨》

朝烟和细雨,病眼暗难分。
有润物皆泽,无声人不闻。
绿连平野稼,翠杂乱山氛。
晚霁复何有,飘飘神女云。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和应之细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朝烟和细雨,
病眼暗难分。
有润物皆泽,
无声人不闻。
绿连平野稼,
翠杂乱山氛。
晚霁复何有,
飘飘神女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景象。朝烟与细雨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辨别。诗人的眼睛因病而昏暗,无法清晰地看到这雨天的景象。然而,细雨滋润着一切生物,使它们都沾满了水珠。尽管细雨无声,但人们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青绿的庄稼和苍翠的山峦在雨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瑰丽的景色。当晚霞消散之后,仍然有飘飘的神女云在天空中飘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神秘。诗中的细雨滋润着一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尽管雨是无声的,但它的存在却无处不在,这种微妙的感受使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了更深的感悟。诗人通过描写绿色的庄稼和苍翠的山峦,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多样性。晚霞消散后,神女云仍然飘荡在天空中,给人们留下了一丝神秘和遐想。整首诗以简练的表达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奇妙,读来让人心生赞叹之情。

  • 《江南曲(一作韩翃诗)》

    长乐花枝雨点销,江城日暮好相邀。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连宛转桥。

  • 《内乡天春亭》

    内乡有园名天春,春时桃李如彩云。邑民携觞连帘幕,或歌或舞何欢欣。县尹中间意自若,直谓前世无古人。牡丹百品红与紫,华而不实徒纷纭。

  •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 《丹凤楼》

    十二危楼百尺梯,飞飞丹凤五云齐。天垂翠盖东皇近,地拂银河北斗低。花靥秋空戎马顺,神灯夜烛海鸡啼。仙童与报麻姑会,应说蓬莱水又西。

  • 《小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 《恭和御制礼记彻章诗》

    临决遗经自圣衷,固殊野外与淹中。五三典礼勤稽古,十六星霜久积功。倚席居然惭寡浅,登床安敢紊卑崇。防民不在文为末,端击宫庭实践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