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须较短复论长,拖白施朱亦两忘。
有羡广平能草赋,病来无绪不成章。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和用明梅十三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胡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宁愿较短来论述长,拖白施朱亦毫不在意。
羡慕广平能够写草书,病来无法产生灵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创作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表示宁愿用简短的篇幅来讨论长远的道理,而不拘泥于华丽的辞藻。他认为纸上用白色或红色的墨迹写字,都是不重要的,因为他已经超越了这些表面的装饰。作者羡慕广平能够写草书,草书以其简练、流畅的笔触而著名,但因为病痛缠身,作者无法产生灵感,无法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创作的态度和困扰。作者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累赘的修辞,而希望通过简短的篇幅来阐述重要的道理。他认为纸上的白色和红色墨迹都无关紧要,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于表面形式的超越。作者羡慕广平的草书技艺,草书以其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而闻名。然而,作者的病痛使他无法产生创作的灵感,让他感到无奈和失望。
这首诗词反映了作者对于诗人创作的思考和挣扎。他试图通过简洁的表达来传递深刻的思想,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自身创作能力的怀疑和困扰。整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和朴实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于创作以及生活的苦闷和无奈,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价值。
此夕其如好客何,秋风嫋嫋水微波。渡江公子今无恙,上蔡家声世不多。未放清朝空老去,欲谈前事竟谁过。阻陪觞豆彷徨久,坐想风流为一歌。
三月廿八雪,十月十九雷。日官起历失气朔,深春为腊冬为梅。衣巾暄淑糁白醭,研席昏湿凝青埃。阶头蠢{左月右忍}上未已,阵阵送雨千峰来。水乡种早场已筑,山乡种晚鎌方催。漏天未信解晴否,低田芽茁高田摧。老农一饱不自保,愁面百摺何当开。君不见太史局申十月盂,麦成堆。
水天空阔竟忘遥,太白巍巍望九霄。面目俨然云雨外,孰云生死不同条。
光阴过眼似奔轮,谁保生前梦幻身。四老共成三百岁,一时已胜万千人。得閒对酒须拼醉,乘健看花莫厌频。勿谓病多衰已甚,尚堪开口送残春。
游山闻说多诗句,久已传抄听小胥。屡戒譍门老马走,门前驿弟不为疏。
卧龙山前秋雨晴,郑子过我如夙昔。照人眉宇寒巉巉,悬知笔有千钧力。镜湖岁暮霜叶空,乃闻载酒同诸公。归来湖山皆动色,新诗一纸吹清风。文章要须到屈宋,万仞青霄下鸾凤。区区圆美非绝伦,弹丸之评方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