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龙孤介亦骈阗,不比花蔫与柳眠。
雪里顿超千佛地,风来应上四禅天。
饱参玉版头头是,秀出芗林个个圆。
知我远庖薇蕨少,倒笼登俎共便娟。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玉泉达老饷笋》是宋代李洪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箨龙孤介亦骈阗,
不比花蔫与柳眠。
雪里顿超千佛地,
风来应上四禅天。
饱参玉版头头是,
秀出芗林个个圆。
知我远庖薇蕨少,
倒笼登俎共便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宜人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这景象的感受和思考。诗中通过描述竹笋的形态、环境和自然元素的交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竹笋为主线,展示了竹笋的独特之处。首句"箨龙孤介亦骈阗",形容竹笋独自生长,却密集而齐整。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花朵凋谢和柳树枯眠,强调竹笋在寒冷季节中的生机盎然和坚韧不拔。
第三、四句"雪里顿超千佛地,风来应上四禅天",描绘了竹笋在雪地中挺立,冰雪的覆盖仿佛是千佛之地,风吹竹林,竹笋应声上升,与四禅天相连接。这样的描写既展示了竹笋的坚强生命力,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地。
接下来的两句"饱参玉版头头是,秀出芗林个个圆",表达了竹笋的美好和独特之处。竹笋似参玉版,头头饱满圆润,展现出在芗林中的娇美身姿。
最后两句"知我远庖薇蕨少,倒笼登俎共便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的思考。诗人觉得自己与庖人厨师相比,虽然远离庖厨,却能与竹笋一同登上宴席,显示出自己的才华与美貌。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笋的形态和环境,传递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通过将竹笋与自身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价值和独特之处的思考,展示了对美和生命的感悟。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
二毛生镜日,一叶落庭时。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空销闲岁月,不见旧亲知。唯弄扶床女,时时强展眉。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
雨后烟景绿,春水涨桃花。系舟溪上,笋舆十里达平沙。路转峰回胜处,无数青荧玉树,缥缈羽人家。楼观倚空碧,水竹湛清华。纵幽寻,携蜡屐,上苍霞。古仙何在,空馀药灶委岩洼。他日倘然归老,乞取一庵云卧,随分了生涯。底用更辛苦,九转炼黄芽。
竹底春从雪底归,烦君抱送玉婴儿。白头无复迎船喜,只供江鱼作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