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诗》

北原风雨散。
南宫容卫疎。
待诏还金马。
儒林归石渠。
徒悬仁寿镜。
空聚茂陵书。
竹泪垂秋笋。
莲衣落夏蕖。
顾成始移庙。
阳陵正徙居。
旧兰憔悴长。
残花烂熳舒。
别有昭阳殿。
长悲故婕妤。

作品评述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庾信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原风雨散。
南宫容卫疏。
待诏还金马。
儒林归石渠。

徒悬仁寿镜。
空聚茂陵书。
竹泪垂秋笋。
莲衣落夏蕖。

顾成始移庙。
阳陵正徙居。
旧兰憔悴长。
残花烂熳舒。

别有昭阳殿。
长悲故婕妤。

中文译文:
北原的风雨散开了。
南宫的容卫稀疏了。
等待诏命归来的金马,
儒林归于石渠。

徒然悬挂着仁寿镜,
空聚集茂陵的书。
竹子的泪滴落如秋笋,
莲衣落在夏荷上。

顾成始移庙宇,
阳陵正准备迁居。
旧时的兰花憔悴得很久,
残花烂熳舒展开来。

另有昭阳殿,
长悲故婕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变迁。北原的风雨散开,南宫的容卫稀疏,反映了朝代的动荡和政治的不稳定。诗中提到了等待诏命而归的金马,表达了对权力的渴望和期待。

儒林归石渠,指的是儒家学者回到了深山石渠中,可能表示对社会动荡的逃避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诗中出现的仁寿镜、茂陵书、竹子泪滴等寓意深远,可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以及对逝去的岁月和人物的怀念之情。

莲衣落夏蕖,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景象,莲花的衣裳落在夏荷上,夏荷在秋天盛开,暗示了美好的事物会逐渐消逝。

诗的最后提到了昭阳殿和婕妤,昭阳殿是宫殿中皇后居住的地方,婕妤是宫中的妃子。长悲故婕妤表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悲伤。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动荡的时代和人世间的变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往事的思考和怀念之情,展现了庾信对时代的痛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九日四首》

    痴儿索钱要沽酒,吾岂绐儿囊已羞。乃翁作诗须汝和,觅句共登西北楼。

  • 《布被》

    天地一指耳,笑付杯中春。蒙头布衾在,得失更勿论。前时曳竹杖,步过桑麻村。买费一千钱,十年度寒温。恭俭德之基,福谦有鬼神。未能行於人,敢不施诸身。

  • 《重九前一日刘学录以诗招潘杨二丈登高二丈辞》

    一秋好处黄叶节,自昔名言不浪传。八日登高胜九日,今年不饮便明年。

  • 《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哀哉为犹

  • 《寄怀》

    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

  • 《庚午除夕》

    何处鼓逢逢,虚堂独坐中。雨寒还带雪,云厚不随风。此岁既消去,余生宁未空。临阶看燎火,亦复趁儿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