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寒燠与南异,常恨梅花开不早。
今年朔雪冬不飞,腊月繁英似南好。
君怜芳物感时节,愁见高风冻雪扫。
苦嗟十九不称意,徒自令人颜色老。
雪迟梅早非我力,会使金樽日倾倒。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和原甫去年对雪思梅今年对梅思雪》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北方和南方的不同季节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迟开与雪花早落的遗憾和忧愁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中州的寒冷与南方的温暖不同,
我常常遗憾梅花开得不早。
今年朔雪却未飞舞,
腊月的梅花却像南方一样繁盛美好。
你怜惜芳物感受季节的变化,
愁看着寒风冻结雪花掠过。
我苦叹19岁不如意,
只能让人容颜变老。
雪花迟到,梅花早开,并非我所能掌控,
却使得金樽倾倒,日子逝去。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和雪花季节特点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无法掌控自然的无奈之情。诗中的梅花与雪花象征着不同的季节,北方的梅花迟开,给人一种期待和焦虑的感觉,而南方的雪花早落则展现了温暖与繁盛。诗人对梅花迟开的遗憾与对雪花早落的不解,表达了他对自己时光流逝的忧虑和无法改变自然规律的无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芳物与季节的感慨,他怜惜着季节的更替,但又忧心忡忡地看着寒风吹过冻结的雪花。他苦叹19岁时的不如意,感慨时光流逝,让人的容颜逐渐老去。最后两句“雪花迟到,梅花早开,并非我所能掌控,却使得金樽倾倒,日子逝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他无法改变梅花的开放时间,却因此感叹岁月的流逝,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无法抗拒时间的推移。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梅花和雪花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诗人对季节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感受,诗词传达了人类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与感慨,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
欲觅溪头路,春泥不可行。归来小窗下,袖手看新晴。
桐阴湖水绿,清气日盈门。室迩人何远,官卑道更尊。诗吟唐律语,琴写古人言。三妙堪名世,无因得细论。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曾闻飞将上,落日吊开平。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现。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短长深浅。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降。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初来花争妍,忽去鬼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