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本深寂,而多禽鸟喧。
一静制群动,何必更幽偏。
西风扫脱叶,见此林杪山。
朝看孤云出,暮看孤云还。
云飞亦何心,相对两忘言。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渊明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于石。诗词描绘了一幅林屋深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追求,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内心安宁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林屋本深寂,而多禽鸟喧。
一静制群动,何必更幽偏。
西风扫脱叶,见此林杪山。
朝看孤云出,暮看孤云还。
云飞亦何心,相对两忘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林屋深处的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与自然的境界。诗人在深寂的林屋中,感受到鸟鸣声的喧嚣,然而一片宁静的静谧却能够制约众多动物的喧嚣,诗人因此提问,为何还需要更加幽静的隐居之地。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宁静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中描绘了西风吹拂树叶的景象,诗人站在林屋望向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见。诗人在朝晨时看到孤云从山中升起,到傍晚时再次看到孤云归来。这种云的出现和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在这样的自然景象面前,诗人感叹云飞逝去也无所谓,两人相对时即使不言语也能够忘却尘世的纷扰。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与超脱尘俗的意境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探讨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和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人通过与自然融合,寻找到了心灵的安宁。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
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环观四山明,俯视万井稠。喧喧市中人,日暮歌吹浮。忘形与子饮,一醉余无谋。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翻然摇两桨,下上逐轻鸥。不觉脱尘世,自谓逍遥游。晚访城隅寺,竹林
人日梅花自可怜,折来谁为寄西川。八行欲附铜鱼使,四海争谣白雪篇。滇水山川增气色,锦江花柳隔风烟。何时一棹穿巴峡,得就扬雄问《太玄》。
秋台好登望,菡萏发清池。半似红颜醉,凌波欲暮时。
嵋山峨峨,江水泱泱。我疆我理,俾民以康。靡言匪衣,靡善匪得。阅士孔多,我敬希直。谦以自牧,卑以自持。雍容儒雅,鸾凤之仪。有学有识,乃作乃述。追之琢之,金玉之质。侍我经筵,不倦以勤。非德不言,非道不陈。职思其归,义不可夺。采采者芹,伺教如渴。爰秣其马,爰振其
本无今有,觉空幻受。真相俨然兮威音之前,妙触出碍兮影响之后。功极而转身,说禅而借口。把住也洞水逆流,放行也曹山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