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张元礼水仙花二首》

沉水香浓昼不烟,赋花谁是饮中仙。
顾予老拙辞源涩,空想东坡万斛泉。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和张元礼水仙花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沉水香浓昼不烟,
赋花谁是饮中仙。
顾予老拙辞源涩,
空想东坡万斛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道与张元礼合作创作的水仙花二首诗。诗人以水仙花为题材,表达了自己对花朵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与香气。诗人形容水仙花沉浸在水中,花香浓郁而不会受到白天的烟尘所扰,具有清幽的特质。这种形容使读者能够想象到水仙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以及其独特的香气,使人沉醉其中。

其次,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赋花的艰难。他问道,谁能够赋予水仙花如此美丽,使其具备仙人所饮的灵性。这种提问是一种借物抒怀的手法,通过水仙花的美丽来突出自己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读者在阅读时也会被引导思考,艺术创作究竟需要怎样的才华和灵感。

接着,诗人自称为老拙,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不足和迷茫。他承认自己的词藻不够流畅,措辞有些晦涩难懂。这种自我贬低的态度展示了诗人的谦逊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也反映出他对诗词创作的严格要求。

最后,诗人抒发了对东坡万斛泉的遐想。东坡是指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诗文广泛流传,而万斛泉则是苏轼曾经写过的一首名篇。诗人以东坡和万斛泉为象征,表达了对苏轼才华和创作风格的向往和崇拜之情。通过这一描写,诗人展示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并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

整首诗以水仙花为中心,通过描绘美丽的花朵、自问艺术创作的困境、自谦自嘲的态度以及对苏轼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具有宋代诗人的特点和风格。

  • 《正月庚申朔》

    春来节物一番新,今岁仍逢腊里春。莫讶连宵清不寐,只缘守岁守庚申。

  • 《长芦江口》

    风驾晚潮急,浪头相趁过。水归瓜步小,船下秣陵多。鸥舞不停翅,燕飞轻帖波。今来学楚客,薄暮爱渔歌。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真源未纯熟,习气余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

  •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步壑斗堪摘,登楼云与齐。示应随日涉,犹欠乐天题。旧览开青眼,新编写赫蹏。便须联和轴,寄我小山西。

  • 《赠陈执中》

    虎目猿身形最贵,祇因攀附即升高。知君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

  •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星坠寝门夕,歌兴梦奠时。骑箕良弼去,罢社国人悲。富贵惊川逝,功名白日垂。只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