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春浓懒纵观,强寻幽境步蹒跚。
风酣蕙草清香暖,烟湿杏花红粉寒。
但觉时光自催换,可怜人事几悲酸。
百年未必长于梦,虚作邯郸枕上看。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和赵德麟》是王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园春浓懒纵观,
回到故乡,春天的氛围浓郁而慵懒。
强寻幽境步蹒跚。
我勉强寻找着幽静的景境,脚步蹒跚。
风酣蕙草清香暖,
微风轻拂,花草散发出清香,温暖宜人。
烟湿杏花红粉寒。
水雾笼罩着杏花,红色花瓣如粉,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但觉时光自催换,
我感受到时光的不停流转,
可怜人事几悲酸。
对于人生的变迁和事物的无常,我感到几分悲凉。
百年未必长于梦,
百年光阴都未必比梦境更长久。
虚作邯郸枕上看。
我像在梦中一样虚幻地观看着邯郸的景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故乡的春天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春天描写温暖宜人,但又带有些许寒冷和凄凉,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诗人对于人生的短暂和事物的虚幻感到悲凉,将百年的光阴与梦境相比,认为时间的流逝如同一场虚幻的梦境。整首诗词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与感慨,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
征途未尽弋阳西,且过松源九节溪。烟雨蒙蒙山色好,鹧鸪更与尽情啼。
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应非。淮云岂与辽天阔,想复留情故一归。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千林共摇落,老树独蜿蜒。玉立无人处,黄昏欲雪天。临风情脉脉,倚竹静娟娟。身世寒香裹,相看意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