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惜纷纷作雪飞,忍看桃李便芳菲。
小瓶留得春风面,尚可携壶一醉归。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和赵庙欲携尊赏残梅二绝》是宋代胡寅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惜雪纷纷飞落,不忍看桃李花开盛放。留下小瓶,静待春风拂面,还可携壶一醉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赵庙,欲携着酒壶赏赏残存的梅花。尽管大雪纷飞,作者却不忍心错过桃李花开的美景。他决定留下一个小瓶,等待春风吹拂梅花,同时也带上一壶酒,与梅花共醉,一同回家。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花飘落和桃李花开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残存的梅花的珍爱之情。梅花作为寒冬中的花卉,象征着坚强和生命的力量,因此作者不愿错过这美丽而短暂的时刻。
诗中的小瓶和酒壶则体现了作者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的赞美。小瓶代表着宁静和纯粹,作者留下它来观赏梅花,展现了一种宁静的心态。而携带酒壶一同赏梅,更是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快乐与满足。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之情。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赏析,作者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刻的渴望。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引发读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恋眼哝心终未改。向意间长在。都缘为、颜色殊常,见馀花、尽无心爱。都为是风流セ。至他人、强来厮坏。从今后、若得相逢,绣帐里、痛惜娇态。
槐夏风清麦已秋,三千珠翠从宸游。玉阶斗采忘忧草,水殿临观竞渡舟。
登名蟾窟值休辰,中外掀腾宠数频。锦帐握兰荣帝所,绣衣持斧耀江滨。两州民社施张在,四水门墙卜筑新。岂料生还杳无日,冢边唯卧石麒麟。
回銮下蒲坂,飞旆指秦京。洛上黄云送,关中紫气迎。霞朝看马色,月晓听鸡鸣。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省方知化洽,察俗觉时清。天下长无事,空馀襟带名。
瘁感之作诗菊盏萸囊自古传,长房宁复是臞仙。应従汉武横汾日,数到刘公戏马年。对玉山人虽老矣,见恒河性故依然。王郎九日诗千首,今赋黄楼第二篇。
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诸生用其短,颇复凿户牖。譬如学捧心,初不悟己丑。玉石恐俱焚,公为区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