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揩眼望南明,山水光中慰此行。
不把篇章供世好,肯将姓字占时名。
才疏我合回三舍,语妙君能敌七兵。
自此定交非造次,许陪诗社莫寒盟。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和赵釴夫见惠》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归来揩眼望南明,
山水光中慰此行。
不把篇章供世好,
肯将姓字占时名。
才疏我合回三舍,
语妙君能敌七兵。
自此定交非造次,
许陪诗社莫寒盟。
诗意:
诗人归来后揩去眼中的疲惫,凝望着南方明亮的山水景色,以此慰藉旅途的劳顿。他表示不愿将自己的作品供奉给世俗之好,宁愿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时代的见证。虽然自己的才华有限,但与诗人赵釴夫相遇后,彼此合作写诗,彼此的言辞都能媲美七位重兵,互相交流让彼此受益匪浅。从此以后,他们不再随意结交朋友,而是决定一同陪伴在诗社中,不再感到寒冷。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姜特立与赵釴夫在诗歌创作上的志同道合和深厚友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旅途的疲惫和对南方山水的美好感受,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他不愿将自己的作品迎合世俗的口味,而是希望通过留下个人的名字,为时代留下真实的印记。与赵釴夫相遇后,他们相互启发,共同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并且决定彼此陪伴在诗社中,共同追求诗歌的境界。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粹诗歌创作的追求,以及真挚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
公家老博望,手斲扶桑根。骑之泛溟渤,飘然泝昆仑。直到析木津,细问黄河源。玉绳澹碧落,机杼闲天孙。北斗可用挹,槎腹洼为樽。独携天一水,从乾纳诸坤。梧桐九秋影,苔藓千年痕。媪神发深閟,泉冽槎犹存。尔泉以亨字,是亨本於元。世人重通塞,祗就利处论。习坎维心亨,中有
水落鱼龙已退藏,小楼萧爽裌衣凉。山云雨过无穷态,岩桂风来不断香。已分文章成白豕,拟将富贵等黄粱。嵇康潦倒浑无取,岂复眉开一点黄。
道院群仙集,高轩二妙来。文章清气足,谈笑老怀开。落木三秋晚,黄花九日催。何当陪胜践,共把蟹螯杯。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朝饮文君酒,莫宿邯郸妓。近得浮梁书,春前办行计。
岭南气候不常。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须以日月为断也。今岁九月,残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迟。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杜子美云: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此殆古今绝唱也。因其句作五首,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