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赵知录韵三首》

造物从来害是恩,由他珪璧委千门。
梅梢已露春消息,小向涵虚驻客轩。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作品评述

《和赵知录韵三首》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造物从来害是恩,
由他珪璧委千门。
梅梢已露春消息,
小向涵虚驻客轩。

中文译文:
自古以来,造物之恩常常伴随着祸害,
正因如此,珍贵的玉石成为各种门户的饰品。
梅花枝头已经展露出春天的消息,
我将它小心地摘下,摆放在虚幻的客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造物主害与恩的关系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意味。作者以"造物从来害是恩"的语句开头,暗示了人们常常无法理解造物主给予的祸害与恩惠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在人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诗中提到的"珪璧",代指珍贵的玉石,象征着高贵和尊贵。"委千门"表示宝玉被用于装饰各种门户,突显出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追求。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探讨人们对物质欲望和虚荣的追求,暗示了人们在追逐外在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内心纯净和精神追求。

接下来,诗中提到的"梅梢已露春消息"描绘了梅花初绽的景象,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这一景象象征着新生、希望和生命的力量。"小向涵虚驻客轩"则表达了作者将这一美好景象留在内心深处,享受内心的宁静和虚拟的客厅。这里,作者似乎在强调内心世界的重要性,通过沉浸于内心的宁静与美好,人们可以找到真正的满足和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造物主恩害关系的思考和对物质欲望与内心追求的对比,呈现出一种哲学意味。同时,通过描绘梅花初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新生和希望的向往,并通过内心的宁静与美好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 《秋夕》

    承学虽云浅,初心敢自轻。飘零为禄仕,蹭蹬得诗名。抚事悲长剑,怀人感短檠。不堪秋雨夕,鼓角下高城。

  • 《鹧鸪天》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 《江柳》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 《南乡子 送人北行入燕作 永乐大典卷八千六百》

    匹马赴严宸。将谓青云上致身。不是男儿容易事,风尘。水远山长愁杀人。离别若为情。雪暗西山泪满巾。还忆夜来分手处,天津。桃李无言

  • 《古梅》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 《落花》

    早破春相赚,飘零不自知。未完九十日,消尽万千枝。点水嫌萍扫,粘苔怕月移。莫谙化工意,荣悴孰为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