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传万里到蚕丛,依旧江南林下风。
忆著小山招隐句,不堪流落更相逢。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真长木犀》是宋代诗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气传遍万里,飘荡在蚕丛之间,
依旧感受江南林下的风。
回忆起那些山中隐士的诗句,
无法忍受流离失所的遭遇,更加渴望相逢。
诗意:
这首诗以木犀花为主题,描述了香气飘散千里,依旧能感受到江南林下的风景。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山中与隐士共同品味诗句的时光,对于自己的流离失所之境感到不堪忍受,更加渴望能再次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逢。
赏析:
《和真长木犀》以花香和风景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之情。木犀花的香气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它传遍万里,依旧能够让诗人感受到江南林下的风景,勾起他对曾经与山中隐士共同欣赏诗句的美好时光的回忆。然而,诗人现在却流离失所,无法再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逢,这种遭遇使他倍感无奈和心痛。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爱东湖六月,十里香风,翡翠铺平。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叶舟荡漾寒碧,分得一襟冰。渐际晚轻阴,修蒲舞绿,倦柳梳青。聘婷。黯无语。想怨女三千,长日宫庭。六六阑干曲,有玉儿才貌,谁与看承。柔情一点无奈,频付酒杯行。到夜静人归,凉蟾自照鸥鹭汀。
闲伴邻翁去荷鉏,林疏历历见村墟。怪生白鹭飞无数,水落滩生易取鱼。
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
丹觜如簧翠羽轻,随人呼物旋知名。金笼夜黯山西梦,玉枕晓憎帘外声。才子爱奇吟不足,美人怜尔绣初成。应缘是我邯郸客,相顾咬咬别有情。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