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猷雅爱此君深,清白传家直至今。
有似致身怜劲节,更应待物并虚心。
闲来点笔书新粉,醉后移床傍细阴。
分到渭川青玉种,严公宅里许同吟。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和知府王给事官舍北轩新竹》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王给事以及他的家风品德的赞美和钦佩。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子猷雅爱此君深,
清白传家直至今。
有似致身怜劲节,
更应待物并虚心。
闲来点笔书新粉,
醉后移床傍细阴。
分到渭川青玉种,
严公宅里许同吟。
诗意:
诗人深深地敬佩王给事的品德和家风,认为他是一个优雅而深沉的人。王给事一直以来都秉持着高尚的品质,将这种清白的家风传承至今。他的品德坚贞刚毅,令人感到敬佩。诗人认为他更应该心怀谦逊,虚怀若谷,以待物看待世界,以及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一切。
诗人在闲暇时点起墨,用新的颜色书写诗篇,表达自己的情感。当他醉酒之后,他将床榻移至细小的阴凉之处。这种细致入微的举动反映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人将青翠的竹子种在渭川,这是一种珍贵的宝玉。他期待能与王给事一同在严公的宅院里共同吟咏诗篇,分享彼此的心灵愉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王给事的敬佩之情。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词藻,而是通过几个简明扼要的描述来传达诗人的情感。
诗人通过称颂王给事的高尚品德和家风,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寄托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向往,以及对待世界和生活的态度。诗人认为,要像王给事一样保持纯洁的心灵,坚守正直的品质,并以谦逊的态度待人接物。
整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细节的关注。通过描写诗人闲暇时点墨书写、醉后移床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精神愉悦的态度。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王给事的心灵共鸣和希望能够一同分享诗歌的愿望。这种友谊和共同追求高尚艺术的愿景,使整首诗充满了温情和情感交融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及对高尚品质和美好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友谊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向读者传递对高尚品质和美好生活态度的启示。这首诗词充满了温情和思索,使人产生共鸣,并激发人们对于追求高尚品德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东西南北人,寂寞住岩涧。年衰鬓凝霜,客久衣绝襻。何须念粱肉,且复饮藜苋。犹患有吾身,身死即无患。
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旧游都是梦,乍到忽如归。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
帝子乘龙夜,三星照户前。两行宫火出,十里道铺筵。罗绮明中识,箫韶暗里传。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铢钱。交颈文鸳合,和鸣彩凤连。欲知来日美,双拜紫微天。
水晶帘映宝灯明,海上移来不夜城。何似图书群玉府,青藜青对月三更。
摘玉毁珠璣,蒙莊有深旨。向郭不能傳,千载付吾子。
士有经世筹,自无活身策。求食道路间,劳困甚徒役。我身与子同,日被饥寒迫。侧望卿相门,难入坚如石。为农昧耕耘,作商迷贸易。空把书卷行,投人买罪责。六月南风多,苦旱土色赤。坐家心尚焦,况乃远作客。羸马出郭门,饯饮晓连夕。愿君似醉肠,莫谩生忧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