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周守登楼对雪》

风积同雪凝,飞花际八寰。
碧流连远水,玉立认群山。
戎马逾猖獗,生民政险艰。
兔园歌吹地,回望损朱颜。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和周守登楼对雪》是宋代张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积同雪凝,飞花际八寰。
碧流连远水,玉立认群山。
戎马逾猖獗,生民政险艰。
兔园歌吹地,回望损朱颜。

诗意:
这首诗以登楼对雪的景象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社会现象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政治腐败所带来的痛苦和忧虑之情。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困境的关注和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两句“风积同雪凝,飞花际八寰”通过对风雪景象的描绘,展示了风雪交加的寒冷冬日景象。风雪的凝聚和飞舞,使得雪花在天地间飘扬,给人一种广阔辽远的感觉。这种景象的描绘,既营造了寒冷的气氛,也为后面的议论提供了基础。

紧接着的两句“碧流连远水,玉立认群山”描绘了远处的江流和群山,以碧流和玉立形容江流和山峰,展示了它们的壮丽和高峻。这种景象的描绘,使整个诗篇的气势得以延续和加强,同时也预示了后面将要涉及的社会现实。

接下来的两句“戎马逾猖獗,生民政险艰”以戎马来象征战乱,通过对战乱局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苦难的忧虑。而“生民政险艰”则点明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愤慨。

最后两句“兔园歌吹地,回望损朱颜”以兔园来隐喻政治腐败,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的忧虑。兔园歌吹的景象是对当时乱世中政府官员轻浮享乐的讽刺,回望损朱颜则暗示了政治腐败对国家和民众的损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社会现象的隐喻,既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又表达了他对战乱和政治腐败带来的痛苦和忧虑之情。通过诗意的双层意味,这首诗词在美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代困境的反思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 《宁都再梦圆女》

    汝岂解吾觅,梦中能再过。犹禁出庭户,谁导越山河。汝祖盼吾切,如吾念汝多。方疑背母至,惊醒失相诃。

  • 《浣溪沙》

    轻屉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树深莺过静无人。

  • 《寄贝勉斋冯桂坡》

    美人隔江水,相思江水深。江水日夜流,泛我东去心。春风百花老,把酒别草草。邂逅未可期,梅杏黄已饱。

  • 《閒吟》

    千首诗轻万户侯,富如猗顿亦何求。六义中间有至乐,不须苦作楚人骚。

  •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

    北客推车指蜀门,乾阳知已近临坤。从辞府郭常回首,欲别封疆更感恩。援寡圣朝难望阙,暑催蚕麦得归村。雷公解劚冲天气,白日何辜遣戴盆。

  • 《杂记十首》

    登庸局面变,报复念头差。贬削村夫子,褒崇笑夜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