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重德由来为国生,五朝清显冠公卿。
风波久伫济川楫,羽翼三迁出谷莺。
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孔门弟子皆贤哲,谁料穷儒忝一名。

作者介绍

石贯,字总之,会昌三年进士第。诗一首。

作品评述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重德由来为国生,
五朝清显冠公卿。
风波久伫济川楫,
羽翼三迁出谷莺。
绛帐青衿同日贵,
春兰秋菊异时荣。
孔门弟子皆贤哲,
谁料穷儒忝一名。

译文:

与主司王起(或与主司酬周侍郎)共和一首

重德自古为国家所赖产生,
五朝清廉的事迹使他成为众公卿的榜样。
历经风波已久,一直等待着济川楫,
像出谷莺一样,他的才华得到了三次提拔。
在绛帐里穿着青衣差不多是一样的尊贵,
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有不同的繁荣时期。
孔门的弟子们都是贤哲之士,
谁会想到我这个贫穷的儒家学者竟然得到了一丝名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石贯所作,与主司王起共和一篇。诗中表达了对主司王起的赞美和自身的反思。

首先,诗人对主司王起的称赞和敬仰。他认为主司王起是重德的人,五朝清廉的事迹使他成为公卿们的榜样。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一直等待着济川楫,像出山谷的莺鸟一样,他的才华也得到了三次提拔。主司王起在绛帐中穿着青衣,象征着他的尊贵和高贵。即使兰花和菊花在春秋两个不同的季节绽放,但他的声望却一直与青衣相伴。诗人对主司王起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主司王起是孔门弟子中的贤哲之士,对他的称赞是毫不掩饰的。这部分反映了作者对主司王起的钦佩和景仰之情。

其次,诗人对自身的自省和反思。他自称为一个穷儒,与主司王起相比,他在社会地位上相对卑微,未能得到同样的荣誉和尊贵。作者对自身的困境感到遗憾和自卑,认为自己无法与主司王起相提并论,忝居其名。这部分抒发了作者对自身身份的无奈和沮丧。

整首诗以句句叠罗词,表达了作者对主司王起的敬佩和自身的自省。通过对比主司王起的声望和自身的困境,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和对社会地位的不满。但诗人没有抱怨和嘲讽,而是以一种自卑的姿态,将自己渺小之感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常见心态,他们对名利追求的矛盾心理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尊崇。整首诗以叙事方式呈现,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过诗人自我折射的心境,使得读者更能深入思考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问题。

  • 《恨别二首》

    知君饯酒深深意,图使行人涕不流。如今却恨酒中别,不得一言千里愁。人言日远还疏索,别后都非未别心。唯我忆君千里意,一年不见一重深。

  • 《双江公分粟》

    一室萧然不恨贫,生平意气耻谋身。三年独学非缘谷,八口为家半仰人。博弈无能悲向老,轻肥与共愧推仁。盘餐何敢专来赐,分少还期遍比邻。

  • 《丙戌岁除》

    初年朝旭旦,故岁徂景夕。逡巡蚁旋磨,倏忽驹过隙。拙劣应逃世,疏慵翻寝疾。逢时独悲悼,抚己三太息。弥增长年愧,末契养生术。昔贤夙相伍,枚叟徒见七。每有忧生嗟,忧来恨非一。

  • 《再如金陵》

    再踏江东路,词穷不复论。江泥沾苦泪,津鼓聚归魂。庾信因愁老,陶潜为酒存。孤踪虽落魄,不敢望明恩。

  • 《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唯金石丝

  •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

    饥寒傍入门,面目自可憎。为善得长贫,天理疑难凭。狂谈取富贵,易若阶而升。吾实畏鬼神,勿谓吾无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