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驾船朝上真,三曲溪流日浅清。
读书岩前闻鹤唳,恐是旧时弦诵声。
欧阳光祖,字庆嗣,建宁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二四)。尝从刘子翚、朱熹学。熹亦曾遣三子师事之。赵汝愚、张栻荐于朝。官止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和朱元晦九曲櫂歌》是宋代欧阳光祖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仙人驾船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传达了对于诗人自然景致和文化传统的热爱和怀念。
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
仙人驾船朝上真,
三曲溪流日浅清。
读书岩前闻鹤唳,
恐是旧时弦诵声。
诗词的意境是在山水之间描绘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描述了一个仙人驾船向着上游驶去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卓越的追求。"仙人"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船行向上则寓意着追求卓越和进取心。
"三曲溪流日浅清"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溪流,水流浅而清澈。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对于清新自然的向往。
"读书岩前闻鹤唳"意味着诗人在读书的时候听到了鹤鸣的声音。这里的"读书岩"可以理解为一个静谧的读书之地,而鹤的叫声则象征着高风亮节和文化传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传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恐是旧时弦诵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之情。"旧时弦诵声"指的是古代吟诵经典的声音,可能是指古代的文人雅士们的读书声音。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古代文人风范和传统文化的追思和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和文化传统的热爱和怀念。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于追求卓越和高尚境界的追求。
城上苍虬困不醒,春阳已半未回青。只应一夜新雷震,渐放繁枝拥日星。
树上有禽啼似春,声高声下亦何心。幽人拄杖移时立,句句诗中是苦吟。
蔡伦助造阮郎归。於身显纸衣。新鲜洁净世间稀。隔尘劳是非。琼表莹,玉光辉。霜风力转微。寒威战退达天机。白云自在飞。
日日春风阶下起,不吹光彩上寒株。师教绛服禳衰月,妻许青衣侍病夫。健羡人家多力子,祈求道士有神符。世间方法从谁问,卧处还看药草图。
驿使相看合寄梅,日边消息几时回。平生所积故已厚,九万不须风更培。
入眼江梅皆好枝,是中劳我几怀思。诗声何止一头出,酒事乃称百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