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曲溪回屋数椽,上依翠壁下流泉。
幽居不用立名字,大隐一峰高插天。
欧阳光祖,字庆嗣,建宁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二四)。尝从刘子翚、朱熹学。熹亦曾遣三子师事之。赵汝愚、张栻荐于朝。官止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和朱元晦九曲櫂歌》是宋代文人欧阳光祖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曲溪回屋数椽,
上依翠壁下流泉。
幽居不用立名字,
大隐一峰高插天。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阳光祖在五曲溪旁幽居的景象。他的屋子倚靠在翠绿的山壁上,下面有一股清泉流淌。欧阳光祖宁静地生活在这座幽居中,不需要给自己取名字,他已经成为这片天地中的大隐者。他的居所就如同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与天空相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欧阳光祖的幽居生活。五曲溪流回曲,屋檐上只有几根椽木,屋子依偎在翠绿的山壁旁边,下面流淌着清泉。这种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与自然融为一体。欧阳光祖不给自己取名字,表达了他追求无名无姓、超脱尘世的心境。
诗中的“大隐一峰高插天”是诗人对自己所追求的境界的描绘。他的幽居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与天空相连,象征他的精神境界超越尘世的纷扰。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世俗的疏离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幽静自然环境中的生活态度和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状态的对应,表达了欧阳光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含蓄的表达,展示了宋代士人对于自然与心灵的交融的追求,并表达了他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一日江行百折中,回头犹见夜来峰。好山十里都如尽,更与横排一径松。
北郊征路记前回,三尺惊尘马踏开。新涨忽明多病眼,好风如把及时杯。青黄麦垄平平去,疏密桤林整整来。游骑不知都几许?长堤十里转轻雷。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好,通州路已通。
乾健坤从,阳风阴阳。迨兹受祉,允也闰况。虞来在下,德物在上,咨时三公,执事无旷。
公道欣从禁路开,世家今有伟人来。共推掌学文清手,突过谈兵杜牧才。老眼知人明月竟,时情荐士冷稭灰。诗章活法从公了,要使诸方听若雷。
长者车尘每到门,长卿非慕卓王孙。定知羽翼难随凤,却喜波涛未化鲲。娇别翠钿黏去袂,醉歌金雀碎残尊。多情多病年应促,早办名香为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