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陪游泮水湄,发挥史学到渊微。
直从天理人心处,剖破存亡治乱机。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干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和卓廷瑞赠诗之韵四绝》是宋代陈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日复陪游泮水湄,
我不断陪伴在泮水湄边,
发挥史学到渊微。
我探究历史学问的深奥。
直从天理人心处,
直接从天理和人心的关系中,
剖破存亡治乱机。
揭示存亡和治乱的机理。
这首诗词展现了陈淳对历史学的热爱和深入研究。他在泮水湄边,不断陪伴,发挥史学到渊微,意味着他对历史的探究不仅是表面的,而是深入到其内在的本质和细微之处。他通过研究天理和人心的关系,揭示出存亡和治乱的机理。这表明他对于国家兴衰和社会治理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学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充满了思考和哲学意味。
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它展示了陈淳对历史和政治问题的独到见解和深入思考。它提醒人们关注历史学问的深度和历史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动因,并在治理和决策中更加明智地应对各种问题。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引导人们思考历史的重要性,并对历史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启示。
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青云台殿泉声隔,黄叶关河雁影来。别有诗人好怀抱,西风双鬓一登台。
云骖驱半景,星跸坐中天。国诞玄宗圣,家寻碧落仙。玉杯鸾荐寿,宝算鹤知年。一睹光华旦,欣承道德篇。
最怜佳丽地,萧散惬幽情。不著《潜夫论》,无求处士名。莺啼催小饮,鹤步伴闲行。欲结村中社,题诗报友生。
蒙泉秋色登临处,愁送将归。一梦经时。肠断佳人、犹唱渭城词。春来重醉分携地,人在天涯。别后应知。两鬓萧萧、多半已成丝。
有道如君方杜门,无能惭我亦乘轩。殷勤好在经纶学,早晚亲承雨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