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子融闻琴》

古曲谁弹起,千年无此音。
尚怜惟韵在,端欲后人寻。
指上虽传操,声中要识心。
半生孤此志,弦续自而今。

作品评述

《和子融闻琴》是宋代陈文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曲谁弹起,
千年无此音。
尚怜惟韵在,
端欲后人寻。
指上虽传操,
声中要识心。
半生孤此志,
弦续自而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于古曲的思念和渴望,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已经遗失的曲调和音韵的怀念之情。诗中表明了作者对于古曲的热爱和对传世之音的渴望,他希望后人能够寻找到这些已经失传的音乐之美。作者通过琴音的传承和琴声的表达,探寻音乐的力量和琴箫的意境,抒发了自己半生孤独追求音乐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古曲的思念和对音乐的追求。诗中的"古曲谁弹起"表达了对于已经失传的曲调的遗憾和对于曲调创作者的敬仰之情。"千年无此音"则强调了这种音乐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其珍贵性和稀缺性。作者表示"尚怜惟韵在",意味着虽然曲调已经不复存在,但音韵的美仍然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他期待后人能够寻找到这些失落的曲调,并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诗中还提到了指法的传承和琴声的表达,强调了音乐需要通过真正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表达才能传达出其中的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一生追求音乐的志向,他希望音乐能够延续下去,传承至今。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将作者对音乐的思念和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热爱和渴望。这种对于已逝之音的怀念和对音乐的追求的情感,使诗词具有一种朦胧而又凄美的意境,引发人们对于音乐和艺术的思考和共鸣。

  • 《秋夜》

    园亭堪避暑,栖息忽经旬。雨挟秋风至,凉生夜气新。絺衾犹恋枕,蟋蟀渐依人。容易悲摇落,天涯旧逐臣。

  • 《寄怀大声兄弟叔文老丈兼属三王叔侄二首》

    听雨侵阶竹,归艎入槛荷。天晴龟曝背,人静鸟吟柯。挟册弟兄对,煮茶宾客过。居閒在此乐,余乃事奔波。

  • 《墨子引古语》

    唇亡则齿寒。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 《长生草为叶峭峰赋》

    唐时吕岩叟,换骨成神仙。遗丹传老树,变化延其年。丹香忽融液,散入苍崖巅。长生孕灵草,茎叶何鲜鲜。枯根挂碧落,吞吐流虚烟。不受水土力,不随寒暑迁。谁能登云梯,移来此檐边。丹花与群木,丽质徒娟娟。彭泽虽爱菊,两院荒金钱。濂溪空爱荷,开落秋风前。峭峰山中客,道眼

  • 《红绣鞋》

    暗朱箔雨寒风峭,试罗衣玉减香销。落花时节怨良宵。银台灯影淡,绣枕泪痕交。团圆春梦少。

  • 《九日寄陈君举舍人》

    白发江湖暗,青灯几席凉。病身几千百,佳节又重阳。命也吾何奈,天乎孰可量。元龙楼百尺,犹得慰行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