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的草木景象,表达了草木的坚强和生命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草木虽然微小,但它们能够独立自立地成长。它们在茂密的叶子中亭亭地矗立,每一株都需要诗人费心地插植。牵牛花独自生长,不畏艰险,曲曲折折地生长出新的芽蘖。诗人走过荆棘和榛树,仿佛有一种前世的约定。在南斋的读书之处,清晨的阳光洒在茂密的绿叶上,显得格外繁茂。诗人特意修剪草木,以便储存秋雨,然而岁岁年复一年,篱落却越来越破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园中的草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岁月变迁的思考。诗中的草木形象象征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尽管它们微小,却能自我生长。诗人通过插植草木的过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关怀和劳心之意。牵牛花的形象展示了它在曲折的环境中依然能够茁壮成长的能力,给人以勇敢和坚定的力量。诗人走过荆棘和榛树,似乎是在寻找前世的约定,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南斋的读书之处看到茂密的绿叶,形容清晨的景色如泼洒的翠绿,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诗人用"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表达了秋雨的储存和岁月的流逝,篱落的破旧象征着岁月的蹉跎和生命的有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草木的描写,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自我成长的能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酒酣侑坐展博局,分曹并进角马足。过关验齿出天衢,入关未掩绕日轴。十骥并驱纵来往,一将折箠制起伏。击前叠后看腾骧,避堑守狭良局促。缓时秘若出门殿,妙处正须蚁封逐。孙膑能令田忌胜,诸人徐贺塞翁福。障泥在前解则行,杜蘅可采带宜速。莫疑檀溪坠三丈,终使青云成一蹴。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平生老兄弟,岁晚共婆娑。苏氏推同叔,程家说二哥。
野寺寒塘晓,游人一梦分。钟残数树月,僧起半岩云。宿鸟惊初见,幽泉落不闻。吟余凭前槛,红叶下纷纷。
伏阁朝廷一谏官,白头武将亦欢颜。要知此喜非私喜,为救孤忠去巨奸。
高才沐新诗,笔力回万牛。讽我挽河汉,溥将膏泽流。吾闻天甚仁,爱民颁九畴。人间失彝叙,乃有偏毗忧。列星但随旋,一气同浮游。讵敢弄天柄,私恩回旱头。胡不自修德,和气浃九州。奚烦雕肾肠,诗章远相求。君其谕乡邻,此外无良谋。尚几驻车骈,俯为观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