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木陶土,器则不匮。
绩麻缫茧,衣则可冀。
药饵具前,病安得至。
坐而告穷,相视徒愧。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是苏辙在宋代所写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斫木陶土,器则不匮。
绩麻缫茧,衣则可冀。
药饵具前,病安得至。
坐而告穷,相视徒愧。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辙对农耕劳动的推崇和对农民的劝勉。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反问,强调了农业劳动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耕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首句“斫木陶土,器则不匮”意味着通过耕作和陶瓷制作,可以获得丰富的物质财富。接着,“绩麻缫茧,衣则可冀”表达了种植麻和养蚕的劳动可以为人们提供衣物。诗中的“药饵具前,病安得至”表明种植草药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进一步强调了农耕劳动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坐而告穷,相视徒愧”则是苏辙对那些只会抱怨而不肯从事农耕劳动的人的批评,他认为这种行为是愚昧和可耻的。
整首诗通过对农业劳动和农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苏辙对农民的敬佩和对农耕劳动的推崇。他认为农业劳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安定。诗中的对比和反问手法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呼吁人们重视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尊重农民的贡献。同时,诗中也暗含了对那些不从事农耕劳动、只知道抱怨的人的批评,强调了劳动的价值和美德。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玄盖之天高崒嵂,自满天眼支一脉。嶙刚四面森翠壁,中有瑶柱倚天立。窈窈郁郁仙者宅,涵云蓄雾九锁隔。石扉谁遣玉{上竹下氐}擘,通行岂虞虎豹搤。云台散吏青在客,掉头三岛风烟窄。南薰驾我来散策,晴天万里展笑色。祖龙驱山山辟易,仙人抵住如刻划。武皇情念膏火迫,宫坛经营
郑歇后,登台司。国事去,嗟何为?唐之衰,风不竞,天下纷纷非一郑。君不见宋家养士得士力,无数忠贤水中溺。
日高裹饭看何山,山缺东南水绕关。松桧不摇风自度,读书声在白云间。
飞龙开口日晖晖,放鹤亭前路不迷。谩说支郎林下少,未缘神骏眼中稀。繁霜著树榴房坼,危石悬藤瓠子肥。看遍吴中好山色,太湖明月棹船归。
鹅儿草绿侵行路,帔子花明照屋除。处处乞浆俱得酒,杖头何恨一钱无?
楼上鸣钟报五更,朦胧深殿佛灯明。更无幽梦随寒枕,听彻风松到晓声。